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八零后的三尺讲台 九零后的人生舞台
//www.workercn.cn2016-09-21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抢占网络阵地,要让课堂与时代对接

  青年学员都是“网络一代”,在网上常常面对“天使”和“魔鬼”的争夺。如何才能让青年学员不被“魔鬼”左右,而走向“天使”的一侧呢?

  一次课上,教员朱玮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史时,有学员提出,网上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是美国人和国民党打赢的,这怎么理解?

  朱玮当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鼓励学员大胆说出自己的疑惑,组织展开讨论。课后,朱玮要求学员阅读相关书籍,成立小课题组,分别围绕“国共两党如何对待日本侵略”“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什么有人不断抹黑党的抗战历史”三个问题进行学习思考。

  接着,朱玮请各组学员代表介绍研究成果,再通过案例讲解和正反辨析, 层层剥茧,把八年抗战的历史背景分析透彻、国共两党的贡献作用讲解明白,帮助学员搞清楚网上言论为什么错、错在哪儿。

  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这是责任所系。这个群体吸收鲜活的“时代元素”,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交互式网络教学,研发了思想政治育人基础工程五维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系统,建成6门主干课网络课程、200多堂网络微课,成功将政治理论课搬到了网上。

  他们还成立了一个面向在校和毕业学员的网络工作团队,学习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方法、琢磨网络传播的特点技巧、掌握运用流行的网络语言,增强网络交流能力;在网络平台开设课程答疑、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婚恋指导,逐渐与学员建立起感情纽带。

  去年5月,教员们发现学员对网上流传的质疑英雄话题存在困惑,立即展开舆论引导,撰文分析,收集视频、动漫、电子相册等各类素材,按照学员的认知规律,从历史到现实、从表象到实质分批次在网上发布。发帖每天被学员点击阅读上千次。大家纷纷留言,为教员们捍卫英雄的声音点赞。(本报记者 唐先武 通讯员 吴旭 姚冰)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