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很忙,也很嗨!”
//www.workercn.cn2016-09-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与正式职工待遇一样,还能和国家级技术“大咖”、材料“大咖”交流……

“很忙,也很嗨!”

  “每天要接百余个电话;在100米为直径的圆圈中往返15公里,现场解决问题;24小时上线,随时回应技术、材料组朋友圈的各种指令和讨论!”邓俊杰这样向《工人日报》记者描述他一天的工作状态。“累吗?”记者问。他说,“忙是忙了点,可很嗨!”

  精瘦的邓俊杰1989年出生,是一名来自湖北钟祥的农民工。稚气未脱的脸上,始终挂着狡黠的笑;文质彬彬的模样,加上一副小眼镜,一眼很难让人猜中他的身份。若不是皮肤黑点,碰面很难想到他是在地下工程施工工地上打工的。他说,两年职业学校的学习,让他成了工地的带班技术主管。劳动强度大依然如此嗨,是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他在这里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在积累施工经验。

  2009年进入打工者行列的邓俊杰,先后干过高速公路工程,冷库、工业用房工程。这次干集轨道工程、市政府工程、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对他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历练机会。在项目上干活,他与中铁十一局职工虽然身份不同,可待遇一样。为了方便工作,十一局的朋友圈中的技术组、材料组还邀他入群,让他有机会和国家级技术“大咖”、材料“大咖”一对一进行交流。

  这就是邓俊杰在项目上干得嗨的理由。

  邓俊杰说,他每天早6点上班,晚上11点后就寝,但收获颇多——身体、思维、交际能力、毅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喜欢打篮球的邓俊杰,过去上场半小时,就必须休息一会。在项目工作一年后,他可在篮球场坚持三小时。因为见识的原因,以往与技术人员讨论工艺方案时,总觉得自己的思维比别人慢半拍;经过历练,现在他要比常人思维快。现场施工的农民工,大多凭经验干活,可综合体技术要求高,与传统施工不一样,他要用简单的语言加动作示范,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掌握新的规范,必须有高超的交际能力。邓俊杰说,钉子为什么要斜角度往下钉,捆钢筋为何在两端要加扣,面对工友,他不但要讲清楚,又要被接受才可以,过去他怎么用劲都做不到,现在不一样了,他每天要解决N个这样的问题,得心应手了。毅力就更不用说了,通过这个项目,他深深感受到,“坚持就是胜利”不再是口号,而是在工作中得到了印证的经验。

  邓俊杰工作的项目是中铁十一局集团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项目,主要包括3条地铁线、2条公路隧道、2个区间、1个车站、1个综合体,是集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工程项目投资20亿元,科技含量高、质量标准高、建筑理念新,是一个考验队伍、充满挑战的项目。

  邓俊杰告诉记者,他虽为农民工,却没有住工棚,而是在工地附近的小区租了套单元房。是收入足以让他如此消费吗?他说,休息不好,就不可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他相信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如果收入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他有办法和老板谈工资。他的前辈因为工作出色,还得到了劳务公司的股份。

  邓俊杰说,即使再忙,每天就寝前也要上网看半个小时新闻;他是年轻人,不能只有工作而与社会脱节,G20峰会、奥运会、明星八卦……任何话题他都有谈资;每周休息一天也要约上小伙伴到篮球场上去嗨一会。这就是邓俊杰:一个新时期的农民工,一个对拿年薪有期待的农民工,一个愿望是自己当老板的农民工!(邹明强 董世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