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张则强:钳台上成长起的“金蓝领”
//www.workercn.cn2016-04-11来源: 中工网——《山东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张则强现任中通集团中通客车公司技师工作站副站长。1997年技校毕业后到中通汽车工业集团工作,从一名普通钳工做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与钻研,逐步成为客车钣金、钳工、胎具和模具制造方面的操作高手,多次参加山东省、聊城市技能大赛,先后荣获聊城市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类第一名、“富民兴聊”劳动奖章、聊城市技术能手、聊城市有突出贡献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等称号,还被山东工程技师学院、聊城技师学院聘为校外技能辅导教师。

  在从事钣金工作中,张则强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仔细观察,认真体会,注重积累,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为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他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各项培训,认真总结培训心得,拓展培训效果,将培训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工作之余,张则强从没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先后自学了《钣金技术》、《气焊工》、《电焊工》、《电焊工艺学》、《机械制图》等书籍,还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时刻了解钣金、钳工、电焊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

  为了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张则强以钳工技术为翘板,通过虚心学习,对电焊、骨架、内饰操作等触类旁通,而且在每个领域都堪称佼佼者。目前,他的钣金、电焊、胎具和模具制造在业内都达到顶级水平。在操作过程中,张则强十分注重细节的处理,从工件的排版下料到钣金焊装的实际操作,时刻绷紧细节提升质量这根弦,以高超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给同事做出了榜样。

  不断地追求完美和极致才能激发不断钻研的动力,张则强可谓钳台上成长起来的“金蓝领”。在LCK6126高档豪华客车试制时,他率先采用车身火焰调形法,使两侧车身直线度误差首次达到一毫米以内,达到业界先进水平,提高了整车的外观质量。到模具班后,通过实践钻研,他制作了客车顶侧大型弯曲模具,该模具长8米,系细长杆类,通过模具的实际应用,克服了切割变形、焊接变形等困难,使顶蒙皮的装配减少了焊缝,缩短了单车生产工时30分钟。同时,他改装的新能源客车系列和电动客车系列的整车合装胎具使焊装车间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平均单车缩短工时20分钟。

  另外,张则强自制了钣金工料样板、骨架调形样板、等离子切割样板、无齿锯角度仪等三十余种利于工作的模板和胎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如他用废旧割矩改制成射吸式雾化装置,用于骨架调形加热后的冷却,保证了钢材的机械性能,加快了生产进度;为了除去钻孔、割孔后的毛刺、溶渣等,他用圆锉改制成多个磨头,安装在手电钻上进行磨削,大大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在维修拉延模具时,创造了先修压制件的部位,然后再以压制件修凹凸模,减少了试模次数,提高了修模精度。

  张则强还特别注重传帮带,将自身的高超技能传授给新员工。近三年间,他累计针对新员工开展的岗前培训达二十余次,培训新员工1100人次。针对试制样车钣金操作人员紧缺的现状,他发起成立了高级技能钣金攻关小组,对青年员工进行为期2年的培养。为使新员工更好地了解装配过程,他在工作之余加班制作了仓门安装原理、底盘装配等视频操作教程十余部,并参与编制企业内训的第三版钳工培训教材。(王汉民 张旭)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