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传说中的女网警”高媛:“不被需要”时最有成就感(图)
//www.workercn.cn2014-11-28来源: 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更多

  记者:说被网络诈骗了,这种线索你们怎么处理?

  高媛:第一时间告诉他要把相关证据留存好,你的聊天记录、交易图片。诈骗不是网警可以直接去立案调查的,所以还是得去最近的派出所去报案,但我会让他去网络上的网络犯罪举报平台,去举报。举报的话还是会有更大希望。

  在她后来被实名认证的微博上,有随时更新自带视频的案例通报,有她从别处转发的网络安全信息,大到新的互联网政策,小到手机密码该如何设置,也有她平时做的讲座实录,偶尔她也发张猫咪喝水的图,或是“100道素菜的做法”。最知名的一次,是她通过微博营救自杀少女,跨国抢救了一条生命。

  越来越多网友的求助,正来源于网络犯罪的日益猖獗。根据统计,1998年,我国公安机关全年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仅142起,十年后这个数字增至3.5万件, 2013年则是14.4万。但这种翻番式的增长背后,却是网络“犯罪容易、侦破困难”的现状:

  高媛:刚破了一个案件。在网上购物,等于是以商家的名义去骗买方,给你发一个链接,你看到这笔钱是打到支付宝上,实际上是打到了点卡交易平台,就直接从网上洗掉了。首先有个写链接的人,中间还有个拉皮条的人,这三个人全是在网络上联系,现实中没有关系,而且各个地方都有。受害人也是全国各地。这么一个案子办下来成本太高了...但你想上当就那一瞬间,点个链接就上当。

  目前,我国拥有网警上万人,他们既要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又需要具备网络案件办理经验。但由于网络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隐蔽、犯罪实施地和结果地分离等原因,破案率并不高。在网络犯罪每年以400%的速度上升的美国硅谷,破案率也只有10%不到。而案发之初,往往却只源于受害者“点下鼠标、回个短信”的“不经意”。破案难的关键,还是在预防。日常工作之余,高媛会站在讲台前,用各种方式一遍一遍地告诉老百姓,如何“管好自己的钱包”:

  高媛:核实。他冒充一个人,但你要相信,你一定比这个骗子要更了解这个人。比如一个家长,接到老师电话说我们有培训班,你孩子要上就赶快打钱,这个家长有孩子电话吧,也有老师电话吧。为什么不打个电话?他没有去核实,就信了。诈骗这方面,我一直在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个就是不给钱,不管电话还是信息,只要提“钱”,不管让你给他钱还是让他给你钱,就是不给。

  记者:你的成就感来源于大家了解了这些以后,少受一点骗?

  高媛:对,其实就是当他们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最有挫折感的就是,我天天都在说,为什么还上当,拦都拦不住。但确实还有人听了我的话,没有上当。这样的人,哪怕有一个,你也觉得很值得。

  这是她上百次演讲中的一次,台下是120名初一学生和家长。高媛身穿警服,走上讲台,拿出眼镜,戴好,敬礼:

  高媛:我叫高媛,在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工作。简单来说我就是一名咱首都的网络警察,这样好记多了吧...(记者丁飞 实习记者郭静)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