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用爱编织残疾孩子的未来
//www.workercn.cn2014-09-17来源: 光明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168个残障孩子的“爷爷”葛华钦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南京市溧水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验基地内,草木葱郁、花香满园。当记者见到校长葛华钦时,他正手把手地指导学生种辣椒。面对一个轻度智障的学生,葛华钦语气轻柔,仅仅一个撒种的动作,就不厌其烦地演示了十几遍。
1986年,南京在溧水、六合、浦口、高淳、江宁5县创办一批聋哑学校,葛华钦毅然加入了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一干就是28年。28年来,他与残障孩子同吃同住,白天当老师,晚上当爹妈。“孩子们虽然生理残疾,但他们的教育不能残疾,折翼蝴蝶也应该飞得轻灵。”这是葛华钦常说的一句话。
与葛华钦共事多年的学校副校长王成琴说,建校之初困难重重。没有教材,葛华钦从上海手提肩扛运回买来的教材。没有学生,他跑遍溧水18个乡镇招到18名学生,让他们免费入学。农忙时节,为了顾全孩子,他家里近5亩地的稻子烂在了地里。他还把自己所有的工资全部捐给了孩子们。
在葛华钦看来,残疾人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懂道理,如何解决学生的就业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葛华钦说:“孩子们只有掌握谋生本领,将来走向社会才能自食其力!”
2001年,葛华钦带着学校老师向当地政府申请划拨300亩荒山,办起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在全国首创“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把特殊教育学制由9年延长到12年,增加的3年用于实践技能培训,教给残障孩子种植和养殖技能,同时基地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28年来,从溧水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452个残疾孩子中,90%成功就业。谈起这些,葛华钦淡淡一笑:“只要这些孩子将来能养活自己,我心里就踏实。他们叫一声‘爷爷’,是对我最高的奖赏。”(本报记者 郑晋鸣)
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