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王海鸰:“中国婚恋小说第一人”(图)
//www.workercn.cn2014-11-21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写作既是兴趣也是工作

  20年来,王海鸰推出多部优秀作品。提到自己的作品,这位既是作协会员又是总政话剧团编剧的女作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幸运”:“写作对我来说是兴趣也是工作,这样我便可以心安理得享受所有娱乐活动,比如旅行、读书,关注些八卦。”

  生活和工作的高度契合赋予王海鸰别样的力量,但在创作过程中仍会遭遇“卡壳”:结婚生子后琐事增多,几乎有3年的时间无法集中精力写作。不过王海鸰说,困难总与创作相伴而生,就像过年,天天过年,年味会变淡,正是与平时的日子有反差,才会感到某种愉悦。

  将作品完美融入生活,王海鸰小说在市场一路高歌,迄今为止,她创作的多部作品都极受读者欢迎。只是,可能很少有人想到,王海鸰却从未过多关注“流行”二字,在她的眼中,如果这样做了,很可能会丧失自我。

  “作家写出的东西不适合市场自然会被淘汰。创作有两条路,一是写自己擅长的,一是‘写市场’。如果擅长的正好是市场欢迎的,那是作者运气好。我的作品受欢迎大概是因为比较有这种运气。”王海鸰调侃道。

  每部作品都要体验生活

  历数王海鸰的作品,从《中国式离婚》到《大校的女儿》,再到《新结婚时代》,王海鸰只在情感题材的领域里耕耘,这倒并非出自刻意设计。王海鸰说,熟悉这个领域自然会不断开掘,平时的关注点也在于此,好比打井:深挖就好,又何须东挖一口西挖一口,“假设邀我写本政治小说,临时去体验生活,得来也只是皮毛而非本质,又何苦扬短避长呢?”

  王海鸰这样说也这样做,她不断在小说、编剧工作中实践着自己的理念:从《牵手》到《大校的女儿》,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要亲身去体验生活、实地采访。尤其在写《成长》的时候,涉及飞行员生活,王海鸰干脆跑到飞行团呆了一个月:住宿舍、吃食堂,去天上飞,甚至随同去了西藏。

  “心有点儿慌。”王海鸰这么形容在西藏的感觉,“体验飞行的时候,12分钟就是一个起落,没完没了,多难受?那我也得跟着去。所幸没有生病。”尽管辛苦,但让王海鸰高兴的是,飞行员们很愿意跟她聊起自己的生活,这便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挺多人都愿意说不愿意听,恰恰我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这或许是源自作家天生的好奇心吧。”

  提到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雷剧”,王海鸰则叹了一口气。她认为,好的影视剧是戏剧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在一大批“雷剧”中,说到底是只重视了戏剧性:“设定戏剧的高度比较容易,但要真正打动人则要靠文学去抵达那个高度,这是对编剧多年来积累的考验,拼到最后是细节而非故事。”

  “未来,我会专门为我的儿子写一部作品。”采访的最后,王海鸰提到了自己的孩子,声音明显轻快起来,这个现年26岁的年轻人占据了她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角度还没想好,可能会写相对真实一点的散文体。”

  “别人说儿子帅不帅不知道,反正我看着好。”王海鸰笑得很开心。(上官云)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