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何伟:“我觉得我还不了解中国”(图)
//www.workercn.cn2014-10-11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彼得·海斯勒(何伟)坐在北京一家酒店旁的咖啡厅里,神情专注,倾听每一位记者的问题并作答。那种被采访者重复的问题问多了的倦怠,在他眼神里看不到。相反,你坐在他对面,偶尔会感到你们之间神奇的换位。“是吗?”“你是这样看的。”言语交流,你的某一句话,会让他在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写的都是英文,但口头交流已经是流利的中文。时不时他也会反问你一些问题,这让你觉得,这一番交手之后,他从你这儿观察并了解到的,比你多得多,他才是那个回去后能写出好稿的人。

  《寻路中国》、《江城》、《奇石》,彼得·海斯勒已经在国内先后出版了三本书,但从观察与进入中国的角度来说,《奇石》中的《野味》,才是真正的开始。就这一篇,他在后记中提到,有人问他当真吃过餐馆里的老鼠吗?他说:作家总需要个切入点。面对何伟,我告诉他我也很想搞明白这件事,他想了想回答说,这其实是个怀旧的说法。因为这是他第一篇《纽约客》文章,他作为非虚构创作的开始。

  当然,就整部书而言,《江城》才是他书写中国的起点。到了《寻路中国》,他对中国的人情物事已经驾轻就熟。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叫做何伟式的书写,那就是把那些微不足道的地方与人,写得令每一个中国人心领神会。

  同为记者,类似的疑问已经被很多人问出:“为什么我们不能写出何伟笔下的中国?”对此何伟的回答很是善解人意:“工作性质不一样。你们节奏太快了,要短时间出稿子,而且,篇幅也不允许你们写那么长。”

  当然,我们知道不是。真正的答案是,我们既没有像他那样切实的寻路中国,也没有像他那样不带成见地去观察并理解身边每一个事物,并思索它之于一个变动社会的意义。我们习焉不察之处,正是他感兴趣并竭力捕捉的。换句泄气的话说,他写了我们觉得不必书写的那部分。而恰恰通过它们,最大程度还原了中国当下的真实。

  而这到底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虽然彼得·海斯勒在采访中做到了开诚布公,但我相信,它仍然是谜一样的存在,因为涉及到一种叫天分的东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