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一个“包工头”35年的还债之路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没过多久,黄汉全邀请喻克伦去贵州修公路挣钱,喻克伦名义上是包工头,其实和其他工友一样都是打工的。“最多算是一个召集人。”喻克伦说。

  1980年至1984年,喻克伦的队伍跟着黄汉全总共做了4个工程,这4个工程没有拿到一分钱,建筑队伍也从最开始的100多人锐减到30多人、10多人,最后只剩下喻克伦自己。

  这让喻克伦感受到“某种从未有过的失败感,那些都是自己的亲戚啊!”。喻克伦多次找黄汉全讨要工友的工钱,4个工程工钱加在一起差不多3万多元,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我和所有的工友一样,都是干活挣工资,并没有参与到工程的管理。”喻克伦说,“拿不到钱,真的很无奈。”

  事实上,喻克伦除了无奈之外,内心还是承担着较重的包袱,“工友都是因为相信我,才一起出来挣钱的,我有责任帮大家要回这笔钱。”

  “最艰难时我们一家只有一捆莴笋过年,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把手表和女儿的毛衣棉袄都拿来换食物了。”独自坚守的喻克伦度过最潦倒的一段时光。那几年,因为没有钱,喻克伦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这也引起了大家的怀疑。

  家住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6组的龙德康是当年喻克伦建筑队的成员,和喻克伦关系比较好。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村里修起了平房,当时能修起平房的人不多。其他工友还发起了持续几天的要将龙德康新平房推倒的行动。

  大家的理由很简单,喻克伦吞了大家的钱,而龙德康也有份。“当时我在村里名声算是臭了。”喻克伦说,“我亲表叔当着我二哥的面说我一口能把一根竹竿吃完。”(注:比喻心黑)

  喻克伦“好像被猛抽了一耳光”,“我没有黑过大家一分钱,我一定帮大家要回工钱,洗刷污名。”

  独自留在贵州坚守的喻克伦,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偿还这笔钱。他自己单独接了几个工程。“本来指望这几个工程赚点钱,但好几个工程款都成了死账。”

  “这笔钱如果算不清楚,那我真的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啊!”喻克伦说,当年一起出来打拼的兄弟,还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今都已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

  翻看当年一起在工地的合影,工友已经有10多人去世,这让今年67岁的喻克伦越来越感到不安。“如果哪天我也走了,这真的就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账了。”

  2月3日,喻克伦拨通了龙德康的电话,“你帮着联系一下当年的工友,我要回来把账了了。”龙德康没敢给人提这个事。他不相信,35年前的旧账说还就能还了。直到2月12日上午,喻克伦抱着现金出现在老家,龙德康才相信喻克伦。

  35年前,大家都没有什么文化,法制观念也不强,更别提能有个啥凭证。“我们一起回忆,能多回忆起来一个是一个。”他侧着头,认真地在脑海搜索着当年的情景,“时间太长了,记忆有些模糊,尽力回忆,争取一个都不能少。”

  兑现了100多名工友的工资,喻克伦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结打开了,此生无憾了。”喻克伦嘿嘿笑着说,“这次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落叶归根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