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二包工头”郑维山自筹150万元为农民工垫付工资
//www.workercn.cn2015-01-07来源: 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些天,郑维山着急上火,从早跑到晚,他在为辽西60多位农民工筹集工资而发愁和忙碌。

  “刚刚把沈阳的一处房子卖了48万元,把另一处房产做了银行抵押,借贷30多万元。”郑维山告诉记者。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连自己父母和岳父岳母给孩子们的“压岁钱”都拿出来了。无奈还是不够,郑维山借了高利贷。前后凑了150多万元,总算先把一些农民工的部分工资“清了”。

  郑维山今年41岁,十多年前他也是农民工,从凌源来沈阳打拼。工程业务熟了,就当起了“老板”,说白了就是“二包工头”。

  临近年关,当初随他来沈打工的凌源老乡急着回家过年,可作为“二包”的郑维山却有苦说不出。

  去年,郑维山做“二包”,包了3个工程,其中,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水润年华和位于沈北新区的两个工程,虽都已完工,但工程款却迟迟没有到账,开发商、“大包”的工程欠款达400多万元。

  可眼下,跟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兄弟们都盼着拿到工资好回家过年。“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亏了这些跟我出来打工的农民工兄弟。”郑维山当过3年兵,退伍回村后入了党。他说:“我在部队受的教育是诚信做人,这是做人的良知啊!”

  “我当‘二包’11年了,兄弟们没有跟我打过官司、告过状的,我也从没欠过农民工一分钱。凭啥?办事不能昧良心!工程上,我保证质量,保证工期,让投资商和开发商满意;对待农民工兄弟,就像对待自家亲人一样,吃好住好,年底绝对不差工钱。”

  “辛苦干了一年,到头儿来包工头跑了,工钱全泡汤。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特别理解这些兄弟。”郑维山不善言语,但唠起乡亲们的苦衷却滔滔不绝,“凌源农村老家,自然条件差,种地不挣钱,有一半以上的劳力进城打工了。这些年,我打工积累了经验,也有了些积蓄,做了‘二包’,琢磨着带着乡亲们出来挣点钱。”

  “像我这样做‘二包’的全乡有100多人。2014年房地产市场不太景气,做‘二包’的70%左右不挣钱。可咱不能昧良心啊,即便赔钱,也不能亏待了农民工兄弟!”郑维山的语气里透着压力与无奈。

  46岁的王宝奎来自建昌县,也是郑维山带出来的打工兄弟。王宝奎说,家里有85岁的老母亲,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两口子来沈阳干瓦工活,一年下来挣了11万多元,尽管还有4万多元没有拿到,但他们信任郑老板。

  工程“大包”侯先生为郑维山的善举所感动,正积极筹款。他向记者表示,“这个月中旬左右,就把工程欠款打给郑维山。”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