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杜聪:让“艾滋孤儿”上学(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2-07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杜聪:让“艾滋孤儿”上学

从国际金融高管到“杜爸爸”  14年救助超两万名孤儿

  

杜聪与他救助的孩子。受访者供图

  杜聪

  35岁之前,他是一名银行高管,经历“传奇”: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进修硕士,27岁,成为瑞士某银行驻香港联席董事,29岁成为法国一家银行的副总裁。

  35岁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了救助“艾滋遗孤”的事业中:曾经两三年的打算,却一下度过了14年。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杜聪觉得,他随时能够从艾滋病孤儿的项目中抽身而退,回到银行,只不过孤儿们“已经等不了” 。

  “徘徊在雨洒街头,身边汽车不停飞过,那跌落的雨伞似倦透的面容,被遗忘无依感觉原来沉痛,让雨的水点轻轻沾湿我梦。”——黄凯芹《雨中的恋人们》

  35岁前“开挂”的金领

  “有个男孩的身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都没有忘记过。”今年49岁的杜聪听着黄凯芹的歌,想起2005年夏天里一个下雨的傍晚,电闪雷鸣中,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披着蓑衣出现在县城办公室的门口。

  “他本身很矮、很小,但是被蓑衣撑得好像很大。”

  他在滂沱的大雨中走了十几里路,只为过来询问“抗病毒药物该怎么服用”。

  他是一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孤儿。

  “一个孩子,为了能够活下来,只要有一丝的希望,他都会付出所有的努力,不会放弃。”杜聪说,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坚持下去的“动力”,为了给孩子那“一丝”希望。

  杜聪颇具“传奇”色彩,在现在有关他的介绍中,仍用“开挂”形容: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进修硕士,27岁,成为瑞士某银行驻香港联席董事,29岁成为法国一家银行的副总裁;跟洛克菲勒的曾孙女喝喝下午茶,和林青霞一起听昆曲,他的照片现在还挂在法国国家巴黎银行总部大堂。

  那时的杜聪过着“精致”的生活:金丝边眼镜,光滑的下巴,一丝不苟的发型,无不显示着银行高管对待生活的认真。

  “现在是屌丝了。”杜聪不愿回忆过去太多,缓了缓,他又补充道:“老屌丝。”

  此时的他不再年轻,白发散在黑发间,胡茬在下巴上胡乱地生长,黄色的休闲裤在变胖的腰间有些扭曲,肚子勒得甚至连腰带都省了。

  35岁后公益基金创始人

  杜聪十几岁就移民美国,当时世界正处于艾滋病的高发期,他的老师也因艾滋病而不幸去世,一些感染艾滋病的儿童被赶出学校。

  当时社会的恐惧和无知而引起的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给了杜聪很大的影响,这也为他日后从事艾滋公益事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银行家的杜聪在家乡香港,成立了基金会。如今,他唯一的身份是香港“智行”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主席。

  除了每年对大学生的演讲,大部分的时间,杜聪会在河南的办公室,直接服务那些艾滋病孤儿。从2002年开始至今,已经有超过两万名艾滋病孤儿受到了救助。

  一切是从那里开始,那是2000年左右的北京。

  有一次在北京的艾滋病会议上,他碰到一对农民父子。这样的场合,来的人一般都是医生、学者和一些艾滋病工作方面的人,这对父子在会议上看起来很突兀。

  就这样,杜聪怀着好奇与这对父子聊起来。通过交谈,他知道他们来自河南农村,都感染了艾滋病,到北京来看病。

  吸毒在河南不是很严重,他们是通过卖血感染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