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江湖”,收获岸上新生活 - 就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重庆市需安置的渔民全部完成转产转业

告别 “江湖”,收获岸上新生活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7-09 08:11

  原标题:重庆市需安置的渔民全部完成转产转业(引题)

  告别 “江湖”,收获岸上新生活(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系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重点区域,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50余场,开展职业培训2000余人次、职业介绍近15000万人次。全市需转产安置的7723名渔民全部转产转业,符合条件的10428人全部参加养老保险,渔民上岸后的新生活越过越好。

  “我祖祖辈辈都是在长江上打鱼,禁渔后,现在在蓝天公司做清漂工作。禁渔和清漂都是保护母亲河,我这辈子都离不开长江咯。”重庆忠县忠州街道退捕渔民彭金友6月28日对记者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不仅自己被聘为忠县蓝天公司清漂人员,儿子也被吸纳到忠县渝海运业有限公司做出租车司机,过去一起捕鱼的100多名弟兄都已实现就业。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系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重点区域,针对年龄普遍较大、学历低、就业技能单一的退捕渔民,相关部门通过“点对点”开展适合渔民特点的水产养殖、加工等各类实用技能培训和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50余场,开展职业培训2000余人次、职业介绍近1.5万人次。全市需转产安置的7723名渔民全部转产转业,符合条件的10428人全部参加养老保险。

  上岸后日子过得安稳多了

  “以往在水上生活总是提心吊胆,如今上岸后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过得安稳多了。” 重庆合川区草街街道高枧村50岁的退捕渔民蒋依霞说,因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就业,区人力社保局以公益性兜底安置的方式,给她安排了一个清洁维护的就业岗位。

  据了解,在织牢“保障网”、实现政策全覆盖方面,重庆将退捕渔民纳入重点就业群体,制定出台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坚计划和做好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养老保险参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等配套政策文件,从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

  “目前已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公岗补贴、交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养老保险代缴等帮扶政策。”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发放培训补贴34.3万元、社保补贴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72万元,代缴困难人员养老保险106人。

  重庆丰都船运业较发达,就业岗位需求大,为此当地政府与重庆市嘉陵江航道海事事务中心、县港航海事事务中心和重庆市涪陵区船员协会船员培训学校衔接,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帮扶、学校培训、企业带动”原则,举办了渔船退捕转产转业暨船员技能培训班。培训结束后,40名渔民学员通过培训考核后,取得内河船舶基本安全合格证书、内河客船特殊培训合格证书,并被推荐到有关航运企业从事船员工作,让退捕渔民告别 “江湖”的同时,再向水上迎新生。

  只要人不懒,日子照常有盼头

  “以前还担心上岸后没收入,现在自己搞果园,日子过得安稳又有盼头。”江边出生,靠江长大,50多岁的巫山渔民张福林对长江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库区蓄水后,下河捕鱼的村民越来越多,每天清晨,他都和妻子摇着小船撒网捕鱼,然后挑往岸边的集市卖给商贩。30多年来,渔业捕捞一直是一家老小的主要经济来源。“过去,江里鱼多,我每天能捞上近百斤。”张福林说,大约五六年前,他已明显感到,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一网下去能有七八条小鱼已属幸运,每天的捕捞量也不过数斤。

  “退捕后我经营了一个果园,再不用冒着风雨坐船捕鱼,生活比过去惬意多了。” 张福林说,早在 2017年,他就在政府的引导下尝试退捕转产,拿出30余万元积蓄在江边发展柑橘种植,政府免费提供种苗,还定期派遣农技专家深入果园,手把手教他种植技术。去年,张福林种的柑橘树首次挂果,靠着政府搭建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他挣了20余万元。

  在万州区甘宁镇位于长江岸边的“老船民”农家乐,43岁的陈文学正在给客人准备饭菜。面朝长江,陈文学对“渡口上渔舟”的生活依然记忆犹新,“我开船、媳妇下网,打了20多年的鱼。”

  “国家禁渔政策要支持,但是上岸后怎么生活?”这一度让陈文学犯难。自家农房就在长江岸边,风景好;沿江公路年初修通了,交通更加方便……陈文学看到了商机,退捕上岸后,两口子养起了土鸡、办起了农家乐:“我这里江景美,还有土鸡等食材原生态,每月的营业额都能超过4万元。”他说。

  不仅收入增加,还能保护长江生态

  齐登富是重庆江津区最后一批上岸的渔民,2018年退捕后,他没有寻找其它工作,而是加入了护渔志愿队,从捕鱼人转为护渔人。每天,齐登富都驾驶着船舶,对水域进行常态化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捕捞行为,最忙的季节要在船上待通宵。这活不轻松,但他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江津区地处长江沿线,境内水域全部处于重庆市水生生物保护区。“我们引导退捕渔民组建志愿队,发挥他们懂水性、熟悉水域环境等特长,实现重新就业。”江津区渔政站站长李荣说,近年来,江津区全面开展长江流域生态修复,认真落实河长制,长江江津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

  针对部分渔民“爱长江、护长江”的意愿,万州区除了组建渔民清漂队,还委托第三方在渔民中招聘护渔队员,协助渔政部门打击非法捕捞。

  “我今年58岁,打了一辈子鱼。船对我来说就像农民的锄头,放不下。”万州退捕渔民熊人建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安排我在江上专职清漂,可以继续在船上工作。不仅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还可以保护长江生态。”

  喝长江水长大的宋彬如今已经是退捕渔民的带头人,他利用20万元补偿款,在北滨路开办的老宋渔家里,其中30名员工都是曾经一起打鱼的退捕渔民。由于对长江感情很深,他空闲时仍会去江边转转,看看长江的变化。“江水变得越来越清澈了,我前几天还在江面上看到了红嘴鸥和野鸭。”宋彬高兴地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