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一曲壮丽的钢铁史诗——鞍钢与共和国风雨同行70载实录

2019-07-09 11:19:45 新华网

  在烈焰浴火中自我革命,为了时代需要,为了国企气质

  轧制一根无缝钢管,经过加热、穿孔、连轧、定径、矫直、切割等工序。在鞍钢无缝钢管厂,“金鑫突击队”创造了22人的集团最低用工纪录。

  纪录的诞生,始于鞍钢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

  自2010年与攀钢联合重组,鞍钢的生产基地遍布辽宁、四川、广东等地,成为跨区域的超大集团。

  此时的中国钢铁业,早已告别短缺经济,钢铁产量跃居全球第一。然而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攀爬,崖陡壁滑。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内钢铁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鞍钢也一度连续5年陷入亏损。曾经担起国家荣耀的老国企如何凤凰涅槃?勇于自我革命的鞍钢人不等不靠,而是苦练内功。

  2017年底,成都市青白江区。走进停产关闭的攀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记者曾看到这样的场景:偌大厂房内空无一人,等待拆除的轧机冷冷冰冰。

  留守公司的“末代经理”张虎语气坚定:“生产了半个多世纪,现在断臂求生,1.5万名职工虽然不舍,但不得不挥泪退出。”

  除了淘汰落后产能,鞍钢还清退劳务用工、关停入不敷出生产线、处置“僵尸企业”……企业从“负重前行”转向“微观激活”的同时,鞍钢努力摆脱效益被钢价左右的窘迫,寻求从“一钢独大”走向“多业并举”。

  在鞍钢德邻陆港钢铁电商物流园,大型设备正将钢材卷板吊上货车,客户通过手机APP,就能发出运货指令,并实时了解货物状态。物流园负责人王锋说,原先是客户求我们,现在,我们在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这次的广度、深度和痛感,都让十几万鞍钢人刻骨铭心。”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林说。正是凭着这股打破常规的坚毅,去年无缝钢管厂扭亏为盈,鞍钢集团也大幅盈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钢铁业在战略突围中拨云见日。亲历了这场烈焰浴火的锤炼,鞍钢人开始读懂,什么才是新时代赋予他们的新使命。

  几年来,鞍钢设立职工创新工作室,推广由一线职工摸索出的先进操作法。去年9月,鞍钢炼钢总厂职工王振奎在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喜获金奖。他说,人人都可尝试、个个都有机会,鼓励创新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

  半个多世纪前,当国家为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用钢发愁时,鞍钢接下任务,刻苦研发出新钢种,一时被人们称为“争气钢”。

  而今,从超强“海工钢”到高强“汽车钢”,从高端“核电钢”到“高温合金及钛合金”……鞍钢出产的一大批高精尖品种,广泛应用于“蓝鲸一号”“华龙一号”、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为国之重器撑起了“钢铁脊梁”。

  就在几年前,美国纽约韦拉札诺海峡大桥翻新时,鞍钢中标全部桥梁用钢板。面对美方舆论,业主单位拿出鞍钢产品质量优异的检测报告,质疑者顿时沉默。

  鞍钢设计院技术员杨颖说:“反复冲击技术高峰,这是新时代‘长子企业’义不容辞的国之担当。”

  在鞍钢沿用了近70年的厂徽上,一段钢轨的标识,人们广为熟悉。

  从1953年轧制新中国第一根重轨,至今,鞍钢生产的用于高铁运行的高速重轨,已占到全国市场的七成左右。

  走进鞍钢大型厂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厂房,一方长条钢坯加温后通体透红,每经过一道轧机,就被轧制拉长,经过多台轧机反复轧制,一根百米重轨锻造成功。

  这些凝结着一代代鞍钢人坚毅、汗水和智慧的钢轨,将铺往全国各地的高速铁路,承载着中国速度与中国奇迹,伸向远方……(记者白林、王振宏、牛纪伟、王炳坤、杨益航)

1 2 3 共3页

编辑: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出席G20大阪峰会

  • 专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

  • 专题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网络活动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