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62.7%受访者认为二手交易平台存在安全隐患(图)

2018-05-24 10:04:27 中国青年报

62.7%受访者认为二手交易平台存在安全隐患
65.7%受访者期待对虚构商品信息的二手卖家进行信用降级

漫画:罗琪

  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方便了人们买卖闲置物品,减少了浪费。不过一些不法人员却利用平台实施诈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4%的受访者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买卖过东西,62.7%的受访者认为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存在安全隐患。受访者认为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买卖二手手机和电脑最需要警惕上当受骗。65.7%的受访者建议对隐瞒和虚构商品信息的卖家进行信用降级,60.3%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售后投诉机制。

  81.4%受访者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买卖过东西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陆晓(化名)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卖过两次话剧票。“票是我低价抢的,想转手赚个小钱,卖出去也不到100元。一次是对方打钱给我,我把票寄过去。另一次是见面交易,约在剧院附近地铁站见面,他拿走票直接就去看了。后来我们还时有联系,一起去北大看过话剧”。

  陆晓还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买过无线网卡、电脑屏幕等。“买二手电脑屏幕是见面交易的,卖家是一个中年人,像是一名程序员,我们交谈不超过五句话”。陆晓认为,这样的交易全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调查显示,81.4%的受访者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买卖过东西。33.9%的受访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总成交额为0~500元,46.2%的受访者为500~2000元,18.4%的受访者为2000~5000元,1.6%的受访者总成交额在5000元以上。

  重庆大学学生陈花花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卖过一些闲置衣服,还买过一条裤子。“有一次我在网上看中一条裤子,但是合适的号码卖光了,我就去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搜索到了这款裤子。卖家说只穿过一次,几乎全新,没说有什么瑕疵。裤子到了以后我发现上面有污渍,还不一定能洗干净”。陈花花说,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买家可能会买到与描述不符的物品,卖家也会遇到一些无良买家“到手刀”(买家拿到物品后再砍价——编者注)的情况。

  “一些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的卖家可能会寄来坏的物品,或者根本不邮寄东西过来。还有的买家收到货后会说自己没有收到,或者退货时把假的、坏的东西退回去,导致卖家吃亏。”陆晓对记者说。

  调查显示,62.7%的受访者认为二手交易平台存在安全隐患,13.4%的受访者觉得不存在,24.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记者介绍,目前网上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基本都是C2C模式(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编者注),平台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传递不全,信用体系缺失。“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作为一个传递交易信息的中介平台,掌握信息最多的就是卖家,买家掌握的信息最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平台没有充分核实卖家身份信息,系统地过滤审查商品信息,就很容易出现违规现象,导致买家的权益受到侵害,甚至出现违禁品交易”。

1 2 共2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