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网络上有一种刻板的思维,我称之为“一看到就想到”的条件反射式思维。比如,一看到“官员自杀”就想到“畏罪自杀”,一看到“官员抑郁自杀”就想到“官方掩盖真相”,一看到女官员就想到权色交易,一看到临时工就想到替罪羊,一看到年轻干部就想到官二代,一看到宝马肇事就想到富二代,一看到“点赞”就想到五毛,一看到美女就想到干爹,一看到辟谣就想到说谎,一看到“名人嫖娼”就想到“肯定是被迫害”。
这种“一看到就想到”的刻板思维,见证着官民间巨大的不信任,也见证着一个个政府丑闻、一次次官员说谎、一起起媒体曝光在舆论和公众心中累积的负面效应。当政府在临时工问题上说过一次谎,拿临时工垫背,就别怪公众一看到“临时工”的说法就哄堂大笑了,哪怕某一次惹祸的真的是临时工。当某一次政府辟谣被拆穿,后来被无情的事实证明完全是“以造谣的方式辟谣”,那个传言原来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后,就无法阻止公众“看到辟谣就想到说谎”的联想。
政府与民间的信任就是这么脆弱,一两次看得见的谣言也能引起塌方式的怀疑。每一个“一看到就想到”的反射背后,都必然有一些实际发生过的案例支撑着这种想象。但我不是要鼓励这种“一看到就想到”的思维习惯,而是想谈谈这种思维的误区,以及如何走出这种不顾事实而使劲往坏处想的情绪化想象。
这种“一看到就想到”的思维,其实就是网络上流行的“脑补”——当事实不完整的时候,不是耐心等待调查、搜索更多相关报道、采访更多的人、深入现场去发掘真相——掌握更多的信息去了解真相,而是坐在电脑前,根据自己的经验用“大脑的想象”去补充那个不完整的真相,从而让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在脑子里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原因的脑补上原因,没有结果的想象一个结果,使碎片和标签成为有头有尾、有声有色、有背景有曲折、有施害者有受害者的故事,听起来也很符合经验和逻辑。
很多人特别迷恋这种“一看到就想到”的脑补思维,因为它迎合了这些人的思考惰性。如果要了解完整的事实,需要在看到标题后还得看完整的新闻,看完新闻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核实,综合各方信息以判断新闻靠不靠谱,这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脑补”解放了这些不想调查、不想思考、不想辨析的懒人。没什么比“脑补”对那些网上的“键盘侠”更有诱惑力了,足不出户,盯着一个标题,脑子里立刻完成了对一个故事的构建与阐释。
那些“脑补”的故事往往迎合着网络的受害者逻辑、仇富仇官逻辑、怀疑一切逻辑,而且充满蛊惑性,这又让脑补者觉得这是一件正义无比的事业——这么想着想着,就不觉得这是脑补了,而自我暗示为板上钉钉的事实。当很多网民的脑子不是用来思考,而是用来想象和编故事时,就形成了网络上可怕的乌合之众。
虽然“脑补”带着这个时代的背景,很多也建立在以往负面想像的经验基础上,但不得不说,“脑补”实在是一种得吃药的病。当对事实毫无兴趣,对调查缺乏尊重,对真相缺乏起码的敬畏,根本不顾事实到底是什么,而是沉浸在自己构建的想像中时,有何客观和理性可言?脑子是用来对事实进行思考的,而不是臆想出一个“事实”去批判。很多偏见、偏激和偏执都是在脑补中产生的。这种脑补,有时会被事实所验证,但不代表这种思维方式的正当性。
回到开头那些“一看到就想到”的案例,官方需要反思,舆论何以形成那些条件反射般的联想?舆论也需要警惕,这些充满诱惑的“脑补”只是在任性地宣泄一种情绪。宝马肇事就一定是富二代作恶吗?提拔年轻干部就一定是官二代抢官吗?辟谣就一定对应着说谎吗?没有就事论事、疑必有据的事实逻辑支撑,任性地“脑补”只能使官民不信任陷入无解的死循环。
西安晚报:惊闻上海塌楼事件中也有“临时工” 2009-07-29 |
西安晚报:惊闻上海塌楼事件中也有“临时工” 2009-07-29 |
扬子晚报:连镇长助理都能是“临时工” 2009-07-29 |
扬子晚报:连镇长助理都能是“临时工” 2009-07-29 |
王石川:权力一盘算 “临时工”就担责 2010-11-15 |
刘义昆:“一万元不算事” 这个谣没辟好 2011-08-10 |
禾 刀:“临时工”担责监管机构退后 2013-04-23 |
易国祥:别污化“临时工” 2013-07-19 |
“临时工不许执法”还要强调多久 2013-11-29 |
梁中贵:杜绝“临时执法”是法治建设题中之义 2014-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