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郭绵山:超标车联动治理 六省份利益共振
//www.workercn.cn2014-12-03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各地从规则到理念的深度化合,不仅可以一起破解诸如空气污染等共同的治理难题,也能够有效避免以邻为壑的局面,进而可以把治理效能提升到最优状态。

  今后,你在河北的超标车,别以为到了北京就没人管了。近日,京津冀晋鲁蒙六省区市开启联动治理模式。六方共同成立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调小组,将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区域机动车排放超标处罚、机动车排放监管数据共享、新车环保一致性区域联合抽查等。

  这一举动,看似联合执法的老套路,却在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成为不折不扣的新路数。这一模式的开启意味着,相关区域已经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从理念到实践,从规则到行动,都开始实现对接。这是百姓所乐见的。

  长期以来,各地划区域而治。然而,在进入发展新阶段,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这种治理方式越来越呈现出诸多问题。这在老百姓的感觉中,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甚至出现了一地排放、各地受污的局面。

  今天的中国,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旧有的壁障正在日益拆除。另一方面,一些负向效应,也天然地没有障碍。一地空气污染,相邻区域都会遭殃。上游水污染,下游则受其罪。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各地不得不打破陈规,凝聚合力。无论是现实状况的紧迫呼声,还是老百姓的迫切需求,都要求各地在走向一体化方面深度融合。

  北京APEC会议期间,上述六省区市协同联动,营造出了“APEC蓝”。各环保监测部门每日进行视频会商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共享监测数据。为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天津、河北的8个市、山东北部的6个市陆续实施严格的应急减排措施。截至11月7日,六省区市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城市达到17个,停限产污染企业累计达到11935家,停工工地总计20603个。正是这种高度协同与紧密联动,使预计的重污染天气没有到来,而是蓝天依旧的“APEC蓝”。

  可以说,APEC会议提供了一个实践机会,来验证协同联治的可行性。事实给这一实践打出了高分。在这个意义上,此次机动车排放控制的联治模式,既是“后APEC时代”的一个成果,又是一体化的重要发端。以此为契机,六地开始走向深度化合的新时代。

  互联互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价值诉求。从世界到中国,从中国到各地,谁能以开放包容的理念拆除各种观念、规则的壁障,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谁就能赢得先机,最终走向共赢。各地如此,一国如此,世界亦如此。

  显然,各地从规则到理念的深度化合,不仅可以一起破解诸如空气污染等共同的治理难题,也能够有效避免以邻为壑的局面,进而可以把治理效能提升到最优状态。而当紧迫的治理问题开始共同求解之后,从经济到民生或能在这种深度化合中相互获益。这更是老百姓所乐见的。

  在这一化合过程中,惟愿各方都能朝着同一个目标,为了民众的福祉,消除歧见和短视,打破壁垒与框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