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一线技能人才成为“工人教授”-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期待更多一线技能人才成为“工人教授”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康劲
2020-03-25 07:26:0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最重要的,是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收入和待遇,真正让技术工人感到职业生涯的前途广阔,让每一位诚实劳动、勤恳工作的劳动者都有体面的收入,让每一位凭技能、靠本事、善创新的优秀技能人才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通道。

  据《工人日报》3月21日报道,酒钢集团的一线技术工人杜均,近日通过了甘肃省人社厅组织的高级职称评审,破格获得正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资格,成为甘肃首位名副其实的“工人教授”。

  正高级工程师,也称“教授级高工”,待遇和地位等同于教授、研究员,是中国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中令人羡慕的最高资格。在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路径逐步畅通,尊重技术、崇尚技能正在蔚然成风的当下,一线技术工人获评“教授级高工”,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引导意义,它将进一步激发和鼓励更多一线职工“择一事终一生”,立足岗位,以精湛的技能成就精彩人生,为“中国制造”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长期以来,在工人和教授之间存在诸多壁垒,工人要获得正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资格,会遇到身份、学历、职称、论文、年限等限制;而对于很多一线工人来说,获得高级技师的职称资格后,几乎就触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不要说“教授级高工”,就是评上工程师都很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部分技术工人感到“前途有限、钱景暗淡”。去年的数据显示,在日本的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达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6%,其中高技能人才更是普遍匮乏。

  近年来,许多地方和企业围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出台了许多办法,比如开展各类工匠表彰宣传活动,在一些岗位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制度,对部分高技能人才试行年薪制、探索股权激励、遴选“工人教授”“技能专家”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但是,在更被关注的、更能决定优秀技能人才的身份、地位、待遇的职称资格评审上,仍然存在不少壁垒。

  以杜均的“成长通道”为例,有两个背景值得思考。其一,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推进,2018年底,人社部发布《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这种“贯通”“互评”政策上的突破,使一些高级技师有了戳破职业“天花板”、迈入工程技术人才评审的机会。

  其二,从2019年开始,许多地方对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推出了可破格申报相应专业职称的政策。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的杜均,就是在甘肃省人社厅出台“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后,通过人才评价的“绿色通道”,打破常规,适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办法,破格获评“教授级高工”。

  激励更多一线技术工人成为“工人教授”,助力“中国制造”,还需要我们再加把劲儿。

  首先,进一步细化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在地方和企业层面出台更多落实措施,放宽限制条件,打破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壁垒,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使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贯通”“互评”能有更多操作性和普惠性。

  其次,建立职业教育与高层次教育之间学历互通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告别“断头教育”“单向发展”的困境,职业技能的学历教育也应当产生学士、硕士,甚至博士,使技能人才赢在起跑线上。

  再次,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就业补助资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缴费等多种渠道,把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岗位。

  诚然,最重要的,是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收入和待遇,真正让技术工人感到职业生涯的前途广阔,让每一位诚实劳动、勤恳工作的劳动者都有体面的收入,让每一位凭技能、靠本事、善创新的优秀技能人才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通道。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人物

  • 给8岁儿子带黄冈密卷的援鄂医生何以成网红?

    3月21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黄冈的576位医疗队员返回家乡。给黄冈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后,医疗队员杜庆也给8岁的儿子带回了一份土特产——初中全套的“黄冈密卷”。这份出人意料的硬核礼物一下子就让杜庆成了“网络红人”。

  • 坚守重症科,他说:我要把队员全部安全带回家

    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一科,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重症专家、科主任蒋东坡已经连续3天没回宿舍住了,困了就在临时值班室眯会儿。连续地工作,虽然疲惫,但蒋东坡的神情依旧自信乐观。“重症病人救治难度很大,我是主将就得担主责,守在病房心里才踏实。”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他的热情和能量,大半用在患者和学生身上

    又一批重症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ICU。忙碌了一天,宋立强坐在返回驻地的班车上,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把患者的情况又梳理了一遍。

  • 看哭!他们乘高铁撤离武汉……

    武汉站迎来一群特殊的贵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根据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将分批有序撤离。3月17日15时18分,来自贵州和湖南的援鄂医疗队一行90人在武汉站1站台登上G405次列车,这是首批乘坐高铁返程的援鄂医疗队。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