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圈点新闻
吴迪
//www.workercn.cn2016-05-2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后一天”藏玄机

  据《钱江晚报》报道,浙江杭州一家网络电商在某款商品的宣传图片上标明“最后一天”进行促销,结果这四个字却挂了足足半年。近日,监管部门认定其属虚假宣传,有误导消费者嫌疑,依法开出1.5万元罚单。

  不得不说,从街边小铺到网络电商,“最后N天”的能量真是强大,而其中多半是营销的手段。如红遍大江南北的“江南皮革厂老板跟小姨子跑了”的扩音喇叭广告语,就是为促销找个由头,让本不算高档的东西配上“因为所以”的低价而大卖特卖。类似虚假宣传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不能总靠公众擦亮眼睛与其斗智斗勇,需要监管部门想办法让商家不敢玩这类猫腻。

  “限时如厕”不可取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日前,在福州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女士发微博称,5月25日上班时发现自己名字出现在罚款公告中,理由是工作时间缺勤离岗。问后得知,公司新规规定:去洗手间超过15分钟视为擅离岗位。

  限制上厕所时间这类事儿,此前多有报道,说是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似乎有点道理,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可如果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限定,诸如吃饭、间休等职工的其他合理时间、合法权益是否也存在被挤占的可能呢?提高效率,不是抢职工上厕所的几分钟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职工积极工作,而前提则是身心愉悦,这都离不开人性化管理。

  噪音“震翻”猫头鹰

  据《云南信息报》报道,日前,云南景谷县森林公安局接到报警称,一只“小鸟”从树上掉下,需要救助。经民警辨认,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可能是肚子饿加上被震耳欲聋的广场舞音乐弄得“闹心”,才从树上摔下来。

  这下,广场舞噪音的“耻辱柱”上又多了一笔账。猫头鹰被噪音震翻,看似黑色幽默,却直指广场舞周边环境不堪其扰的现实。此前,由广场舞噪音引发的泼粪、放狗等冲突已经不少,公众有健身娱乐的权利,也有维护安静生活环境的义务,当降噪音已经成为共识,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需要好好研究一番。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