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普及健康知识 要少些伪“心灵鸡汤”
张松超
//www.workercn.cn2015-06-15来源: 扬子晚报
分享到:更多

  今日热词:因“宅”瘫痪

  武汉一名大四学生突然全身无力,连爬上床的力气都没有,躺在寝室地面上动弹不得,媒体借用医生的话说,陈某是因为长期不运动导致的低钾血症,病情严重时还会呼吸困难。

  这则新闻确实反映了当下大学生沉溺游戏,好宅又不运动的现实。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在转发、评论和呼吁走出寝室多运动的同时,到底有没有怀疑过“因宅致瘫软”的科学性?

  对此,涉事学校湖北工业大学已经辟谣,“首先这名学生并非是大四的,而是大三的,其次,他全身瘫软并非是长期宅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有尿结石,再加上天生有哮喘,这次病情发作了……”

  然而,媒体在传递信息时,把这一科学知识的判断主体推给了权威人士——医生,对绝大多数受众来讲,囿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基本上就想当然地将“缺乏运动导致低钾血症”当做了科学,接下来一传十十传百,俨然将辟谣信息湮灭在了信息洪流当中,最终让伪科学大行其道。

  揆诸现实,类似的案例还真不少,主要集中在健康传播领域。比如近些年来日渐兴起的养生节目,WiFi辐射影响健康等“生活常识”,还有诸如竹子厚积薄发生长规律等励志“鸡汤”,还不乏主流媒体的报道,再加上有些所谓的“专家”为之背书,那么专业知识匮乏的受众便信以为真,以至于小范围的辟谣或者证伪都显得很无力,而这里所谓的“缺乏运动导致低钾血症”就是新的例证。这些伪健康知识,在信息洪流中到底能不能得到及时的纠偏,最后又会有多少人将其奉为圭臬?

  回到这则新闻本身,关于大学生沉溺游戏浪费青春的现实,自然需要我们去谴责和改变,高等教育本身的弊病同样也需要去解决,但这一切都必须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即便是善意的提醒和号召,本身也是在传递正能量,也不能以传递虚假信息,普及伪科学为代价,因为事实判断的错误,势必会架空价值判断的意义。

  即便是一碗传递正能量的心灵鸡汤,也不能以伪科学、硬拉扯上的伪因果关系为基础。

  (湖北 张松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