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长沙晚报:清明节,审视我们的文化印痕
文峰
//www.workercn.cn2015-04-03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从南方到北方,人们又将以各种方式缅怀逝者,祭奠先人。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人们的祭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比如,烧纸钱的现象就变少了,很多人已经代之以鲜花。一些新的祭奠方式,如网上祭奠、二维码扫墓、天堂信箱寄哀思正悄然兴起。

  不过,在这个时间点上,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病象。比如,日前就有媒体报道“明码标价,花钱雇人祭奠先人,哭坟3分钟100元”的新闻。古语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显然,这种行为让祭奠传统变了味,扭曲了节日的存在价值。而究其原因,可能就是行为者只把祭奠当形式,忽视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和文化印痕。

  我们知道,很多很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点点历史;很多很多的历史,才能产生一点点文化;很多很多的文化,才能培养一点点传统;很多很多的传统才能造就一个国度的特有文明。其实,对于中华文明来说,清明节就是一个组构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单以这个节日的时间点来说,清明节就既是一种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这一特征就可折射出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前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一阵国学热。很多孩子被父母送到“国学班”进修。他们穿汉服,识礼仪。这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可这只是国学的外表,我们显然更希望看到孩子们穿着现代人的衣服,在朝阳的映照下朗诵诗词歌赋,更希望他们能用心去读《史记》,更希望他们能握好很多大人都已经不会握的毛笔,因为这些才是国学的实体内核。反之,如果在新生代里,我们看不到这些传承元素,又何谈对先贤的慎终追远?如果成人们都忽视相关的文化元素,传承又岂能赓续?

  无需赘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所以,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呵护自己的文化坐标。这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试想,若传统文化离课堂和家教都渐远,那就遑论走进日常生活了。比如,关于潇湘文化,我们很多人记得那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然而,那只是一句话,只有在生活中了解这句话背后的内涵,那才叫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惯例,每逢清明节,不少社会团体会去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很多学校会将祭奠抗战先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无疑,这堂课的内容绝不能只是简单的祭奠行为。我们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出发点是“因为珍爱和平,所以回首战争”。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让孩子们铭记墓碑背后的历史。

  毫无疑问,清明节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它可能带着一点感伤,也可能带着一份温暖。它可能是生活价值观的修复节点,也可能是人们学会敬畏生命的顿悟时间。但总体来看,在这一天,中国人普遍都带着一种虔诚心态。不过,在这种虔诚心态里,我们也该明白:哀伤不是清明节的存在原因,节日的关键点也不在于祭奠方式,更重要的关注点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内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