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欧 阳:保持领导能力
//www.workercn.cn2015-09-0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得是上世纪80年代中,大学毕业前的那个暑假,老娘叫我无论如何叫上父亲去趟市里,为了阿姐的工作调动,妈妈已经跑了两趟,可是敬老二就是不吐口,说如果不是老爹的意思,这个事情就办不成。爸从来不求人,敬老二是知道的,也许是两个老头较上了劲,事情拖了快一年也没有音讯,就着假期,母亲让我也去看看敬伯伯。

  理,和老爹讲了半天,他就是不去,嘴里还念叨,你妈去就是我的意思,现在工作和户口都很难办,要有点耐心。到最后我对老爹说,我和姐的事从来就没有麻烦您讲过一句话,这次去就算是表个态,什么都不讲总可以吧?再说敬伯伯调走那么多年,你们难得见面,现在他调到了市里,见面方便了,就当是看看老朋友也该去。不知道是前面的原因还是后面的情理,爸想了想做了决定:那就去。

  早上出门,到敬伯伯家已近中午,只有大娘一人在家。我把背着的一小背篓苹果拿下来给大娘,大娘死活不要。不是因为那时候忌讳送礼,而是大娘觉得太客气不能收。我和妈妈正坚持的时候,一个声音就传了过来。“诺苏蛮子的东西咋能不受,他就是送金子老子也敢收。”是当家的回来了。

  几个人寒暄后,爸爸就不开口了,母亲说人来了,态度很清楚,老敬你表个态吧。没想到老敬支吾着说现在调动很困难,还列举市里领导的孩子谁谁都办不成什么的,对当初只要老爹表态的说法坚决否认。他推脱的时候面带着笑容,几乎不正眼看我和我娘,反是不时瞄一下老爸。爸坐在凳子上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对老敬的眼光和话都没有反应。就这样和谐地对抗了大约10来分钟,嘘寒问暖的东拉西扯之外,关于调动的话一句也没有。“唉……”妈妈叹了一声,看来也没什么办法,大约又是失落而归了。老敬感觉到了自己的完胜,最后加了句总结的话:“领导也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个道理你们家蛮子很清楚的。”

  听到这句话,爸爸站了起来:“你不能保持领导能力了?那还占着位置干什么!”我们还没回过神,老敬就哈哈大笑起来:“你终于开口了啊?算是求我了?”爸说人都来了,那么多废话干什么。“哈哈,老子就不信你诺苏蛮子不求人!好说好说。”事情就这样突兀地顺利解决了。大娘要留吃饭,我们要赶返程的车,匆匆地道别了。

  回程的路上我问老爹到底是怎么回事,爸爸笑着说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了。

  那时候革命群众云涌,有阵子还乱哄哄的。一次一帮学生要常委都去开会,那天家里吃饭晚了,爸去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走到办公楼外就听见楼上传出非常态的叫声,心里正战战兢兢地不知道该怎么办,近前的一个诺苏学生一看是蛮子,赶紧悄悄地用诺苏话对父亲说:上面不太好,你还是快走吧。听妈妈说,跑回家的老爸身体都还在发抖,问清楚后,一家人到附近的农民家里住了几天。

  等到确认没事回到家中后,发现组织部长缠着纱布,说是肋骨断了,办公室主任的腿也打上了石膏……问起缘由,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说是没讲几句话学生就动起手来了,只有敬老二什么事也没有。敬伯伯是家里的老二吗?不是,是在县里排老二。爸爸回答说。

  后来,据说敬伯伯有错误,不时要接受群众的批判。那时批斗会被批判者都被要求弯腰90度,时间长了很难坚持住。不过老敬办法很多,比如看准时机伸臂直腰带头高呼什么万岁之类的,这样一来松弛有度,也没看见敬老二有什么难受的样子。

  过了一些日子,人们也没挖出敬常委什么事儿,站台的日子就算过去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回复到了正常状态。之后不久各地开始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名已不存的县人民政府。敬老二被调到另外一个县的革命委员会工作。

  临行前,爸爸想起那个学生召集的常委会,就问敬伯伯是不是因为呼口号,所以才没有发展到动手的地步,独享完好如常?敬伯伯微笑着贴近父亲,拍着父亲的肩膀很神秘地说:“当领导的,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领导能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