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马朝虎:回家吃饭也是孝
//www.workercn.cn2014-11-28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母亲早些年去世了,父亲退休后,就成了“家庭煮父”,一日三餐,几乎花去了他大半的时间和精力。一年前,我当上了一个小小的领导,平时应酬就多了起来,不能像过去那样经常回家吃饭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我不回去吃饭,父亲可以少烧一个人的饭菜,就省心省力不少。

  今年3月份的一天早上,父亲突然晕倒了。我立即把父亲送到医院,一番检查之后,医生把我叫到一边说:“老人家贫血、低血糖、营养不良,回去以后,好好给他补补身子吧。”因为不是什么大病,我只是买了一些滋补品,叮嘱父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别把身体搞垮了。

  我依然忙于工作和各种应酬,回家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当然,我会经常购买各种各样的滋补品给父亲吃。但父亲依然清瘦、羸弱,当年那么伟岸、健壮的男人,变成了一个弱不禁风的老头。

  没过多久,父亲又晕倒了。我请了假,带父亲去了一家大医院作全面的检查,结果与上次大同小异:贫血、低血糖、营养不良……我就责怪父亲,为什么不多吃好东西,现在又不是缺吃少喝的旧时代了。

  一天晚上,我有个应酬,要接待上面来的几位领导。我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我晚上不回去吃饭了。但到了要赴宴的时间,领导有急事不能到来,晚上的宴请只好取消。

  没有地方吃饭,我只好回家去。进了家门,只见父亲坐在那里吃饭,桌子上仅有一碗泡饭和一碟豆腐乳。我终于找到造成父亲贫血、低血糖、营养不良的原因了。

  我打开冰箱,看到里面放满了我买来的鸡、鸭、鱼肉以及各色新鲜蔬菜,我问父亲:“家里有这么多的菜,你为什么不烧菜吃?泡饭、豆腐乳有什么营养?”父亲说:“我一个人吃饭,没多大意思,就凑合着吃点。”

  这以后,能推的应酬我一般全部推掉,尽可能准时回到家里。父亲见我回来,显得非常高兴。每一次父亲和我一起吃饭,他都吃得津津有味,胃口大开。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父亲的脸色越来越红润了,精神也比过去好了许多。

  有时候,儿女尽孝应该从回家吃饭开始。回家吃饭,看似父母会更操劳,但他们不会像应付自己一个人那样简单随便,总希望饭菜丰富美味一些。如此一来,他们也同样可以吃得好一点。而且,儿女们回家吃饭,可以经常陪他们聊天说笑,可以随时注意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在那种团聚的氛围下,老人们才是最满足和幸福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