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环球网评:美国“带疫解封”害人害己

刘安
2020-05-26 16:14:27  来源:环球网

  美国疾控中心表示,12种预测模型都显示,到6月1日前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将超过10万。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客竟然公开表示,即使没有疫苗,牺牲更多美国人的生命,也必须尽快重启经济。5月20日,美联社报道称,“包括佛罗里达州在内的美国多州为争取复工支持,甚至不惜篡改疫情数据”。贸然推动“带疫解封”不仅是对美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漠视,更将导致全球疫情进一步恶化。

  更多宝贵生命将会逝去

  美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在参议院疫情听证会上表示,一旦各州过快重启经济,将会导致疫情恶化。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主任汤姆·英格尔斯比表示,即使选择性开放,也会让三分之一美国人面临感染风险。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预测,按当前的复工趋势,8月初美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将达到13.7万。

  核酸检测及病例追踪能力不足、各州与联邦政府合作不畅、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等问题都将加大公民感染病毒的几率。如果重启经济导致疫情再度暴发,政府最终不得不再次采取封控措施。如此,美国之前的防疫努力和牺牲就将白费,无数普通民众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经济恢复前景扑朔迷离

  严峻疫情下,即使放宽管控措施经济恐也难以快速恢复。最新民调显示,66%的美国人不愿返回工作岗位,其中63%的人表示希望得到美国疾控中心关于安全返岗的保证,48%的人希望8月恢复工作。《华盛顿邮报》与马里兰大学的一项联合民意测验显示,超过半数的美国人反对经济重启,60%-70%的人表示对在外购物、吃饭会感到不自在。专家表示,恢复经济关键在于恢复消费者信心。如果民众消费意愿不足,即使政府放宽管控,经济也难以提升。由此可见,在疫情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复工,市场生产与消费能力都难以保证,美国重启经济的愿望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贸然解封连累他国

  美国“带疫解封”,不仅是拿本国民众的生命健康做赌注,同时也是绑架全世界人民一起冒险。当前全球疫情十分严峻。亚洲谨防疫情反弹,欧洲进入平台期,美洲疫情持续上升,非洲若防控不当,可能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美国此时解封将大大增加疫情输出风险,破坏他国抗疫成果,尤其会给公共卫生体系脆弱的国家带去灾难。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不仅未给国际抗疫提供任何帮助,反而不断拖后腿。1918年的大流感,正是由美军传遍世界。希望世界不再为美国的短视、草率行为买单。

  “行百里者半九十”,美国的抗疫道路还相当艰辛。在防疫和复工左支右绌的情况下,找到两者最大的公约数可能才是现实的处世之道。如果美国政客不顾专家警告、民众反对,一意孤行,在错误的时间做出错误的决定,无异于残忍地将美国及世界人民的生死交予病毒之手。为了政治经济私利,不顾本国人民生命健康及全球抗疫大局,美国的自私行为必将害人害己。

编辑: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