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为个人信息安全撑起法律“保护伞”

庄媛
2020-05-26 09:39:3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中指出,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生物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行政处罚法、人民武装警察法等。

  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个人信息数据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元素。疫情期间,大数据是科技战疫“硬核”力量,在提升疫情防控治理精准化、科学化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但与此同时,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严峻的安全挑战和隐私泄露风险,突然增加的信息曝光让很多人担忧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

  这样的焦虑由来已久。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电商、社交软件等平台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现象已成投诉新热点,85.2%的受访者表示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比如收到推销电话、短信骚扰、垃圾邮件等。这不仅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乃至人身财产,令公众不胜其扰,也给互联网安全埋下了风险隐患。

  在数据“大爆炸”背景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此前,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分散、不成体系,针对性相对欠缺,实施难度较大,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数据流动、处罚机制等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速,将从顶层设计填补空白,为个人信息安全撑起法律“保护伞”。通过全面系统的立法,制定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和国家标准,有利于明确主管部门、运营主体、信息主体的责任,以个人信息运用的规范化以及对违法行为依法惩处倒逼科技向善,让人们在数字时代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当前,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关键生产要素,迅速增长的数据资源也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和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未来,一切皆可能被数字化。如何在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产业、数字经济之间找好平衡点,既最大限度挖掘其价值又筑牢安全的堤坝,极其重要又考验治理水平。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