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舆论放大房价预期”是个伪命题
邓海建
//www.workercn.cn2016-03-11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最近几天,房产中介链家地产涉嫌金融服务违规以及部分理财产品被叫停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央行副行长潘功胜9日表示,对于投机炒房力量,比如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等参与配资、提供贷款的活动将进行调查和规范。至于放大房价看涨的说法,“和去年四五月份的股市一样,舆论说可以看到6000点、8000点,给人们很大的心理预期。”(3月10日《北京青年报》)

  沉潜消隐了一段时日的中国楼市,又迎来了新一波的癫狂与高烧。论证房价飞涨成什么样子,无须统计局的数字,亦无须段子手的智慧,每日新闻里都涌动着各种传奇:比如最新的说法是,“深圳一个小区的市场价值高达140亿,和中国第五大机场深圳机场148亿的市值相当。”在这个奇闻的背后,是2015年当地楼市涨幅高达47.5%的神奇数字。

  一线城市楼市成了脱缰的野马,转瞬间让“去库存”的调控成了伤脑筋的议题。就在“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示,目前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变化非常大,相关部门正与这四个城市保持密切联系。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些城市楼市新政定调收紧,已然成为“大概率事件”。

  为什么要急调?道理千千万,最急切、最现实的理由,无非就一个: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山大,如果任由一线城市的“疯涨风”蔓延,后果恐怕只会雪上加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房地产库存为86.3亿平米(其中待售7.2亿平米,正在施工73.6亿平米,待开发土地3.7亿平米按1.5倍容积率算)。但须注意的是,业界普遍认为,这个数字还是较为保守的。如果考虑已批未开工土地,自建房和小产权房等其他品类,库存数量只会更为惊人。

  只是,一线城市楼市疯涨,显然不能归罪于开发商的“营销功夫”。刚性的供求关系,对价格的推动作用,才是问题的关键。但基于前几轮楼市暴涨的逻辑与规律,业主因担心晚一步赶不上趟而“抢盘”,恐怕也是符合价值规律的正常市场行为。至于投机客的哄炒、房产中介的使诈,在所有稀缺资源领域,其实都是“情同此理”。理解了这些背景,就理解了“放大房价预期”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舆论放大房价预期”,其实是个伪命题。即便是被鼓吹“直上八千点”的股市,公众一样会发现:不成熟的市场,恣意抬高的杠杆,才是把楼市与股市推上癫狂之境的根源。所谓“房价预期”,既然是预测,那么,不是放大就是缩小,唯有一点是肯定的:佐证或推理的依据,是当下的楼市现实。消费恐惧不是舆论推引出来的,而是消费者在历经切肤之痛后,做出了条件反射式避害选择——就比如上几轮楼市大潮来袭,当年亦是那么多台上的声音说“淡定”,最后等到大潮退去,才发现裸泳的只是台下听得最乖的人。

  在2016年的春天,一线城市的楼市,终究不是三四线的预言。高度敏感于金融财税政策的当下楼市,就算飞奔得再快,大概也还是可以轻巧地拉回来。但眼下,轻言“下半场狂欢”还为时尚早,起码也得等治理非理性楼市的鞭子甩出去,再来谈公众心理预期是不是该踏实下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