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焦一帆:申冬奥成功后的承诺意味着什么
//www.workercn.cn2015-08-04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国家主席习近平31日致信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感谢国际奥委会的信任与支持,表示将兑现全部承诺,为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新的贡献。(8月1日《人民日报》)

  7月31日,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北京申冬奥成功,创造了同一个城市举办夏季和冬季两个奥运会的历史。与14年前的莫斯科之夜一样,今夜同样值得纪念,今夜同样让人热血沸腾。同一个城市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都举办,这在奥运百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这一天,北京成功了,中国做到了。

  强大国力的支撑,亿万人民的支持,奥运成功的经验,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这些条件都是阿拉木图所不具备的,这些优势也决定了北京能够赢。但是,北京申冬奥的成功仅仅只是2022北京冬奥“旅程”的开始,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举办地为“北京”的那一刻起,就已标志着筹办工作拉开了帷幕。

  之前,北京冬奥委就已确立了“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定下了“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的基调,也明确了要把此次冬奥会办成一届无与伦比的“冰上”盛会。“言必信,行必果”,这即是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奥委会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华儿女给世界人民的答复。

  承诺是一份自信。言行一致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风格,是立言与立行、梦想与实干的统一。此次对国际奥委会的郑重承诺,表达了办好2022冬奥盛会的底气和信心,这份自信是由内而外的,是国家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和谐的社会的十足底气,是各族儿女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是“中国梦”引领下的高度凝聚。

  承诺是一份责任。我们给国际奥委会的承诺是庄重的、负责任的,这份责任就是要切实践行好《奥林匹克议程》,履行好《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合同》,就是要将奥林匹克的精神融入到奥运的全过程。其实,我们不仅仅要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改善交通状况,更要把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以人为中心的奥运理念融入到冬奥会中,从而让人人在奥运中受益,人人在体育运动中激发出内在活力,人人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生境界。

  承诺是一份情怀。我们对奥委会的承诺是中国人民对体育热爱的情怀,是领导人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为体育赛事打起,多次看望运动健儿,多次表达对体育运动的喜爱。正是在这种至上而下的传导下、影响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呈现出无比繁荣的景象。

  北京申冬奥的成功,即表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展现出了由内而外的自信,表达出了负责任的态度,体现出了举国上下热爱体育的情怀。我们相信,只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兑现给国际奥委会的承诺,也一定能够给世界人民呈现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