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 琼:打破专营说明“市场决定”无可阻挡
//www.workercn.cn2014-10-31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历经10多年的博弈,中国盐业改革终见曙光。多家媒体报道指出,中国盐业协会披露,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已通过第七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方案的核心为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

  我国的食盐体制改革早在2001年就已开始启动,市场化方向也早已确定,然而这个看起来“难度不大”的改革却一拖再拖。如今改革决心之下,晚来的行动终于到来,“废止盐业专营”成为明确方案,盐业体制改革终于走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盐业专营在中国历史久远,管仲所谓“海王之国,谨正盐策”,立足点就是让盐税成为人头税,以保证国家的税收来源。现行食盐专营制度设立于20年前,目的在于“消除碘缺乏”。时至今日虽然“税源说”早已不成立,“加碘”意识早已普及,专营的弊端人所共知,但改革并没有顺风顺水,改革方案不可谓不多,实质性进展停顿不前。

  汉代著名的“盐铁论”,早就指出“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搁置至今的盐业专营制度,不仅造成产销链条割裂,各级盐业公司以“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从事盐政管理,又从事盐业经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形成了奇特的分区封闭垄断制度。不久前一位河南餐馆老板因为“跨区域用盐”被罚200元,再次把这样的荒唐制度置于舆论之上,成为垄断罚款的恶例。

  盐乃百味之首,一日三餐少不了,没有替代品。如果没有“跨区域用盐罚款”这样的极端事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盐业是专营还是放开,在生活支出上未必有明显感觉。可正是“一小袋盐两块钱,人们可能觉得不贵,也习惯了这个价格”,成为了盐业系统可以不急于改革的惯常思维。但是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讲,从“简政放权一往无前”而言,这种非市场化状态也是非改革不可、这种垄断壁垒是非打破不可。

  任何一个经济领域,要打破“躺着就能挣钱”的怪现状,给消费者以充分的选择权,根本上都要靠市场机制来搅动源头活水,注入竞争活力。盐业体制改革在多年踯躅之后,终于迎来果决行动,对于盐业领域而言,将给予市场主体以经营和发展的信心,说明“强制加碘”不是未必要靠专营来实现,“百姓对盐价没有痛感”更不是推脱改革的挡箭牌。与此同时,这种行动也向社会证明,“凡是可以交给市场调节的领域”,计划的堡垒必将越来越少,没有什么理由,也没有什么人,可以阻挡这样的潮流和趋势,抱持拖下去、挨下去的心态,拖延改革、抵制改革。

  一步一步地打破专营,一层一层地剥离垄断,正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显著标记。我们看到,“全面深化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力度和速度、深度和广度向前推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更多“时间不确定”、“内容不确定”的改革变成了“确定的”改革。“废止盐业专营”对于当下的改革的启示,就在于这种确定性越强、越坚定、越迅速,就越能冲破阻力,打开局面,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