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关于治理暑期补课,坊间有一句调侃:“年年岁岁文相似,岁岁年年号不同”。意思是说,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下发了禁止的文件,但作用效果甚微。的确,暑期补课问题,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几乎每年都要伴随着盛夏酷暑成为“热话题”。
一方面,顶层设计明令禁止。另一方面,执行效果大有“风从耳边拂过”之势,暑期补课几乎成一种常态,补课在学校与家长之间似乎成了你情我愿的事,家长愿意补,希望补,学校同意补,乐意补,唯独最有发声权利的学生只好有苦难言。
禁令迭出,补课照旧。假期补课之所以难令行禁止,无非几个方面:其一,现行教育机制是根源所在。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致使教育机构和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这一硬指标。教育部门的愿望是好的,所定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对的,但若考试制度得不到改善,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对升学率的重视程度就不会减弱,暑期办班的现象也就不会减少。
其二,监管部门存在“假管”现象。真正的问题在于,有些地方并不是“真管”。教师利用假期参与有偿补习、违规办班是个老问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常常处于两难境地:要执行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减轻学生负担,又面临提高高考录取率的压力。出于种种考虑,教育部门、学校对假期补课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甚至“纵容”。
其三,因为考核升学指标,学校和老师亦很无奈。目前,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都将学生成绩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就必然要搞应试教育。
另外就是家长的支持,也形成了假期补课的默契。不少家长担心“不补课成绩跟不上,考不上好学校”,不想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是假期补课一直存在“钢需”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可以说,教育评价机制不改,评价标准不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刹住暑假补课风。换句话说,治理暑期补课,必须从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机制入手。
首先,应从思想上坚决摒弃应试教育思维,努力改变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学校全部工作围着升学率转的做法。实现由以知识为本到以素质能力为本的转变,真正让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其次,监管应有“实招”。对假期补课现象和行为必须“零容忍”,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监督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要点名通报,一查到底,严惩重罚,对顶风上的直至撤销校长、停止教师职务,取消评优评先等。
再就是,治理暑假补课当然还要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学校、老师与家长共同制订孩子暑假活动计划,引导孩子把更多时间用于学习生活技能、参加社会实践,增长社会知识和实践才干。
总之,治理暑期补课,既要出台禁令,严查重罚,更要从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入手,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治标又治本。当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充分体现教育制度的公平性,相信学生和教师都能过一个完整、快乐、轻松的暑假。
人民时评:如何消除有偿家教的诱惑 2009-12-22 |
人民日报:重拳还需“高层”出 2009-10-29 |
人民日报:重拳还需“高层”出 2009-10-29 |
熊丙奇:补课也“跨省”,减负还得釜底抽薪 2011-08-04 |
胡 敏:制度落定 “四风”就能刹住 2013-12-03 |
法制日报:司法体制改革的孕育与破题 2014-01-09 |
姜 范:感受春天的力量 2014-03-14 |
赵章靖:防高考移民“治标”更需“治本” 2014-05-30 |
今日之声 2014-06-18 |
傅达林:让法治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2015-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