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李 杏:食品安全需要一次市场重建
//www.workercn.cn2014-12-09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监督抽检信息。瓶(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等微生物超标问题仍较为突出,不合格率超过两成。不合格样品中,也不乏乐百氏、汇源、娃哈哈、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12月7日新华网)

  质监部门通过抽检暴露出的食品质量问题,虽明确提示了某些食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却不构成严重安全事故。对“不合格”食品涉事企业追责的不力,令质检结果往往只限于“告知”消费者购物有风险,至于怎么办,只有消费者自己看着办。

  当“不合格”产品大行其道时,消费者其实根本无权选择。倘若没有质监部门的“黑名单”,消费者只能“凭感觉”判断产品质量,即使有权威部门的信息公布,一一对照避开“雷区”去购物也并不现实——总而言之,与不合格的低劣产品同生共存,看来不是一时半会能打破的生活节奏。

  面对这样的市场局面,监管似乎陷入了某种失效的状态,对无处不在的不合格产品,甚至露出“法不责众”的无力姿态,任由市场被不合格产品整体拉低水平,让消费者无奈接受低劣的产品。

  必须指出的是,包括食品在内的产品质量的整体下滑,绝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结果,根本问题就出在监管环节上。眼下,整体上已经“不合格”的市场,不是凭借击退一两家“黑心”企业就能“得救”,而是需要一场彻底的市场重建,用法治确立一套合格、安全、优质的高标准,重塑市场形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