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两会快评”之三十四
中工时评:高校培养人才要更专业
毕振山
//www.workercn.cn2016-03-14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如果留心观察一下近几年的报纸,就会发现几乎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用无数高校毕业生找工作血泪史“铸成”的名词,充分说明了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3月10日的记者会上指出了方法,那就是高校改变培养人才的模式。

  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答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问题。在谈到高校转型时,袁部长指出其实质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同质化现象严重。

  的确,如袁部长所说,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已经达到40%的毛入学率,2500多所高校、3000多万学生的规模足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教育大国,但是在如此众多的学生中,有多少是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又有多少是只会读书、于社会无用的“书本搬运工”?造成“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并不是就业岗位绝对不足,而是学生的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一方面理论型、学习型人才较多,而科研机构需要的人才有限;另一方面很多对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要求的技能又很少有人具备,最终出现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合格人才的“双输”局面。

  现在国家提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看似毕业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实则对毕业生的要求更高了,因为创业需要更为全面的技能。如果连最基本的给别人打工的能力都不具备,又凭什么自己能当老板呢?而对毕业生的要求提高了,实际上意味着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必须调整升级。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高校转型发展的目的也是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了根本解决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无论是综合性大学、高等职校的开办,还是大学里的专业、课程设置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与社会接轨。该注重理论研究的就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该注重实践的就要多给学生动手实习的机会。如果想要学生具备自主创业能力,更要引进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当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更多的企业能够招到想要的人才,高等教育和高校转型才算成功。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