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铁路线上的“扫山工”
//www.workercn.cn2017-09-13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十几米峭壁,工人一手握着撬棍,一手掌握悬挂的平衡,熟练地剔除峭壁上松动的岩石。

敲碎和运输数百斤的石头,扫山工们要用肩挑、背扛来完成。

撬落的岩石体积较小靠着工人徒手搬运。

整个班组带着作业工具前往任务现场。

为了安全,需要有专门的人巡视铁路情况,确保有车经过时及时通知作业的人。

  9月8日下午两点,记者驱车穿过蜿蜒的盘山路,来到门头沟山区内的一处丰沙铁路沿线,见到了正在那里忙碌着的“扫山工”,他们来自北京铁路局北京西工务段门头沟桥梁车间。

  所谓“扫山工”,就是犹如“蜘蛛人”一般悬挂在铁路沿线峭壁上,扫清可能存在落石风险的岩石,确保所有列车安全行驶。他们的工作地点就是在大山之间、峭壁之上。

  50多岁的朱印是扫山班的老班长,在铁路上工作几十年了,“扫山”是他干得最久的工作。“扫山是技术活,要攀爬高山,也要悬挂于峭壁之上,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行的。”朱印告诉记者,攀岩技巧、安全作业规范,都是确保顺利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能。

  采访当天,虽已是入秋的时节,但下午依然烈日炎炎,腰间的安全带系着一根两指粗的麻绳,朱印三下五除二就攀爬上了一处四五米高的峭壁上,再次固定好安全绳,他开始正式作业。一手握着撬棍,一手掌握悬挂的平衡,熟练地剔除峭壁上松动的岩石。“这些松动的岩石,是平时在巡查中发现的,我们做好了记号,统一安排作业时间排除隐患。”说话间,朱印手里的工作并没有停。很快,随着 “砰”的一声巨响,一块约700公斤的巨石落地。

  “接下来,我们要把巨石敲碎放置在安全地带。”朱印刚一落地马上安排后续工作,几名工人用大锤、铁锹等工具开始忙活起来。说着容易,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敲碎和运输数百斤的石头,完全是个体力活,他们要用肩挑、背扛来完成。仅仅不到半个小时,他们便个个满头大汗。

  “即便工作很辛苦,但我们还是希望每次的作业过程能多排除几处安全隐患。”北京西工务段门头沟桥梁车间党支部书记马永武告诉记者,由于铁路运输的特殊性,线上作业需要安排在避免火车经过的“天窗点内”,而为了在“天窗点内”尽快完成工作,扫山工们需要提前几个小时做好准备。

  近年来,随着铁路沿线安全设施的完善,很多峭壁上都安装了防护网,需要扫山工完成的工作较之过去已经减少了很多。马永武说,但扫山工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工种,他们“行走”在峭壁之上,将可能威胁火车运行安全的隐患一一排除,像个“卫士”一样,守护着每一列穿行的火车。(本报记者 王路曼/文 彭程/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