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沪医务人员全力参与昆山爆炸伤员救治:连续工作廿小时 日行三地忙会诊
//www.workercn.cn2014-08-04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经历了昆山爆炸事故发生后的首个不眠夜,昨天,一些上海医疗专家继续驻守病房救治来沪伤员,另有一批专家连夜赶赴昆山参与伤员救治。由于大批伤员留在当地,昨天整整一天,上海的部分烧伤与重症医学专家甚至日行昆山、苏州、无锡三地医院全力投入救治。

  10名重伤员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有4名危重伤员马上送抵你院。”昨天0:30,上海长海医院烧创伤监护中心应急小组朱世辉副主任的电话再次响起。没有片刻迟疑,朱世辉再次走进病房。5分钟后,医护人员已在急诊大厅待命。1:30,4名重伤员全部收治入院。至此,该院共接收6批10名重度烧伤患者。而此时,该中心43名医护人员已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

  烧伤科副主任肖仕初告诉记者,烧伤病人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按不同时期进行控温、控湿。在烧伤入院第一天,由于伤员处于抗休克期,因此不能开冷空调。为了保持患者伤口干燥,每张病床旁都设有电烤灯,以减少感染。同时医务人员还要帮助患者保持体温,当天监护病房温度设置为30℃。昨天起,一部分病人进入感染期,体温开始升高,因此,有的病房已开启冷空调。

  据了解,自8月2日13时35分起至昨天凌晨1时30分,长海医院先后接收6批共10名重度烧伤患者,其中7名女性,3名男性,年龄在25岁-46岁之间,1名患者烧伤面积达75%,其余9名患者烧伤面积均在95%以上,经过液体复苏、抗休克、气管切开术等治疗,目前伤员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专家组日行多地驰援当地医院

  前天深夜,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通知与要求,瑞金医院烧伤专家连夜整装准备,于昨天5点出发,至昆山人民医院继续参加后续救治。这批专家组成员包括瑞金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张勤、烧伤科副主任医师郑捷新、烧伤科总护士长陈雅琴、烧伤科病区护士长张寅、烧伤科门急诊护士长周洁、医务处处长陆勇等人。与此同时,瑞金医院三名重症医学专家毛恩强、瞿洪平、李磊昨天早晨7点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同志一道出发赶赴苏州。

  早晨10点多,瑞金医院先行出发的烧伤专家在会诊完昆山患者后,继续向苏州进发,并与三名重症医学专家在苏州的医院会合,投入紧张的伤员救治工作。

  对这批专家而言,昨天是马不停蹄的一天,中午12点多,赶不上吃饭,瑞金医院专家组一行9人又向无锡进发。由于昆山工厂爆炸后,伤员被分散送往昆山、苏州、无锡等地,因而上海医生需要日行多地驰援当地医院。

  医院“大后方”给予坚定支持

  据悉,8月2日事故发生后,解放军总后勤部赵克石部长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立即启动应急救治机制,成立事故救治领导小组,烧伤外科主任夏照帆院士从外地会场直接赶赴昆山事故一线,医院又派出12名专家赶赴昆山救治现场。与此同时,医院迅速开辟成批伤救治绿色通道,调集120余名医疗骨干投入救治工作。期间,第二军医大学孙颖浩校长、王延军副校长等到场指导救治工作,长海医院张从昕院长等第一时间赶赴急诊现场组织指挥。

  在瑞金医院内部群里,不少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大量医务人员主动放弃休息赶到工作岗位。“昆山爆炸事故让我们心急万分,虽然我们是儿科,但可以组织安排科内静脉注射神枪手随时待命。”瑞金医院儿内科许春娣主任代表全体儿内科医务人员说。看着大家的短信,烧伤科主任郇京宁感慨万分:“谢谢兄弟科室,你们是烧伤科的后盾。” (记者 陈青 唐闻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