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战友,我替你孝敬妈妈
//www.workercn.cn2014-08-04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赵庆珍同余妈妈及妻儿在一起

  7月28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曾是军人的记者,怀着钦佩之情来到成都邛崃市,采访5月份被评为“诚实守信”中国好人的“信义哥”赵庆珍,被他21年替牺牲战友尽孝的故事所感动。

  战友情深

  1991年5月,江苏徐州青年赵庆珍和四川邛崃青年余江,如愿以偿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六飞行学院。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他俩分别从家乡走到一起,被安排在同一间宿舍。每天周而复始的学习、训练,使他俩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兄弟,想家了啊?”有天晚上,训练结束回到宿舍,赵庆珍看到闷闷不乐的余江,关切地问道。“嗯,我想我妈了。”余江说道。赵庆珍拍拍他的肩头,说:“给我聊聊你家里的事吧。”“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么多年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她身体不好,我很想念她。”余江说道。在这次长谈中,赵庆珍知道了余江这位独子最大的心愿是将来大学毕业后,把母亲接来一起生活,好随时照顾体弱多病的妈妈。“兄弟,你是一位孝顺的好孩子,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吧,我会尽力帮助你的。”赵庆珍说道。从此,赵庆珍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余江多了一份兄长般的照顾。

  1993年8月23日晚,他俩参加外场夜航飞行训练,分别驾着飞机在空中飞行。返程途中,空中云雾突然聚集,能见度很低。赵庆珍沉着冷静,按照应急训练操作规程,小心翼翼驾驶飞机,心里却为余江捏把汗,心里喊道:“兄弟,加油,一定要挺住,要安全地回去。”他试图通过无线电联系余江,但耳机里始终听不到回复信号。“兄弟,你不能啊!”赵庆珍在心里喊道。然而,令人极不情愿看到的悲剧发生了。余江驾驶的飞机因能见度低而失事坠机,这位优秀而孝顺的大学生,为练就过硬的飞行技术,过早地为他热爱的飞行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

  邛崃妈妈

  儿子的突然牺牲,给中年丧夫的余妈妈带来沉重精神打击。余妈妈在亲友陪同下,赶来飞行学院处理儿子后事。看到昔日战友常常念叨的母亲,赵庆珍心里难过极了,他将整理好的余江的遗物慢慢递到余妈妈手中,轻声说道:“余妈妈,你要保重身体,余江不在了,我和战友们都是你的儿子。”看到余妈妈默默离去的背影,赵庆珍泪如泉涌,他暗暗发誓:“兄弟你走好,哥哥会替你尽孝!”

  余妈妈离开后的几个月里,赵庆珍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与余江朝夕相处的情景和余妈妈憔悴的身影。终于熬到1994年春节放假,赵庆珍给老家的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不能回家过年的原因,托两位哥哥好好照顾爸爸妈妈。然后,一放假,他带上给余妈妈和外公买的礼物,踏上去成都的列车。经过一天一夜长途颠簸,又从成都到邛崃,终于见到了余妈妈。“余妈妈,你怎么又瘦了,白发也多了。”赵庆珍看着仅分开几月的余妈妈变化如此之大,心如刀绞。“我的儿啊!”看到儿子的战友站在面前,余妈妈又想起儿子,泪水夺眶而出,大喊一声,突然晕厥过去。“余妈妈,你怎么了。”赵庆珍见状忙为余妈妈掐人中穴,余妈妈才慢慢苏醒过来。“余妈妈,你别难过,余江不在了,还有我呢,你千万要保重身体啊!”赵庆珍一边为余妈妈做按摩,一边安慰道。

  假期里,赵庆珍天天照顾余妈妈和外公的生活,搀着余妈妈到邛崃市烈士陵园为余江扫墓,聆听余妈妈在墓牌前对儿子诉说思念之情,陪着她一件一件整理余江的遗物,他小心翼翼地为余妈妈擦去眼角的泪水。余妈妈因伤心过度,留下头痛的毛病,赵庆珍就细心地为她做按摩。在赵庆珍细心周到的照顾下,余妈妈心里稍稍减弱一些失子之痛。到了快开学要离开的时候了,赵庆珍来到余妈妈身边,拉着她的手说:“余妈妈,现在余江不在了,以后就让我来照顾你老人家吧。”赵庆珍说完,“扑通”一声,跪在余妈妈面前。“孩子,这……”余妈妈不知所措,一时语塞。“妈妈,你就认下我这个儿子吧。就把我当成余江吧。”赵庆珍说完,向余妈妈磕了三个响头。“快起来,好孩子,妈认了。”余妈妈激动地说道,忙扶起赵庆珍。

  回到学校后,赵庆珍像余江一样,每月给余妈妈写一封信,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叮嘱余妈妈保重身体。赵庆珍毕业分配到部队后,连续5年探亲假都是回邛崃陪着余妈妈渡过的。

  收获幸福

  赵庆珍5年来默默照顾余妈妈的事迹在亲友夸赞中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邛崃市文昌中学的年轻女教师孟永凤听说后,很受感动并心生爱慕,主动来到余妈妈家里。“余妈妈,我想要你儿子赵庆珍的地址,想给他写信,可以吗?”。孟永凤说完,脸顿时红了起来,忙低下头。余妈妈一下子明白了姑娘的心事,高兴地连连说好,并把义子的通讯地址告诉了孟永凤。当晚,孟永凤就给远在湖北部队的赵庆珍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信中自我介绍后,表达了对赵庆珍的钦佩和仰慕之情。就这样,两人鸿雁传书,情意绵绵,更可贵的是,孟永凤担当起儿媳照顾老人的责任。两年后,赵庆珍与孟永凤在亲朋的祝福声中喜结连理。在赵庆珍新婚后返回部队时,孟永凤对丈夫说道:“你就安心去工作吧,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妈妈的。”

  2001年4月,赵庆珍的儿子出生了,余妈妈对孙子爱不释手,为让远在部队服役的义子和当教师的儿媳安心工作,主动承担起照顾孙子的重任,洗衣做饭不惜余力。赵庆珍担心妈妈的身体,几乎每天打电话来问候,再三叮嘱妈妈保重身体,吩咐妻子照顾好妈妈。为让妈妈欢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2007年底,赵庆珍毅然转业回到邛崃,更加周到、细致地照顾妈妈。如今,赵庆珍在邛崃市委机关工作,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而赵庆珍替战友尽孝的故事,在邛崃市广为流传,感染着身边每一位人。(本报特约记者 邹世进/文 图由受访者提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