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作家杨好:我想呈现的是艺术写作,而非艺术科普

2018-10-14 09:11:29

杨好 未明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 “我希望大家能从《细读文艺复兴》这本书里读到‘我’,这个‘我’不是专家观点,而是每一个‘我’对艺术的观看感受。”作家杨好13日表示,在写作《细读文艺复兴》时,自己试图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艺术写作,而非一本艺术科普。

  13日,杨好携自己的艺术写作《细读文艺复兴》现身主题为“另一种艺术写作”的新书分享签售会。

  作为“85后”学者作家的杨好,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艺术史专业,硕士学位;并拥有伦敦苏富比学院艺术商业硕士学位。《细读文艺复兴》一书中,杨好以“空间”为经,以“人物”为纬进行编排,依次对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北方文艺复兴三个部分进行叙事。

  该作品不仅是中文作家首次全景展示文艺复兴的三大流派——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北方画派,其充满文学性和叙事性的表达叙述方式更是引发颇多关注。

  对于这部跨越文学、音乐、绘画、电影、艺术史、出版、收藏的多重学科背景作品,杨好表示:“文艺复兴很值得了解,相关作品很多,但我想以中国人的视角,将这一盛景呈现给中国读者”。

  在作家身份之外,杨好还拥有多学科的跨界背景,也是一个斜杠青年,包括电影、文学、艺术收藏、艺术商业等。

  作为年轻的古典艺术收藏家,杨好2014年开始建立艺术品收藏,现已系统藏有丢勒、勃鲁盖尔、德拉克洛瓦等艺术大师的名画原作,她的艺术写作也基于个人系统收藏的体验,以及非虚构的想象力实验。

  在写自己的第一本书《细读文艺复兴》前,杨好还以出品人的身份,从英国费顿出版社引进《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等精品书系,将西方古典大师典藏画册介绍给中国读者。

  对于自己的“多栖”,杨好表示,跨界为她提供了更多观察世界的视角与通道,同时跨界不是瞎跨,而是有着关联性的思考,也正因此《细读文艺复兴》的内容才不止于艺术本身。

  她指出,“‘文艺复兴’被谈论了几百年,我们将自己伪装成旅游者、艺术爱好者、附庸风雅者、文艺卫士,或是今天时代的‘局外人’。在极易制造出来的信息的覆盖下,‘文艺复兴’变得异常流行,也变得易于搭配。这个名词可以被用来谈论理想;可以指代品位不俗;可以突出自己与众不同;可以表达自己的知识身份。一直以来,我们艺术史定义里的文艺复兴缺少标准,并不是统一的标准,而是观看的标准。‘文艺复兴’的形象和视觉图形在信息时代一定总是比‘文艺复兴’作品真迹更快和更广地被第三方传递给观者。我们在看到作品真迹之前,往往已经认为自己了解了它的全部。这时,图像和图像塑造的想象会迅速扩张为个人生活方式以及装饰元素,并被我们快速消费。”

  杨好表示,在自己的这一艺术普及作品中,希望能展现出其艺术体系中的意向,即,“文艺复兴”是历史,是状态,是风格,是修辞,是语境,更是时代精神。

  近日,《细读文艺复兴》第三次印刷时更换了全新封面,选取了一幅当代艺术家徐震的作品《永生》,呈现了古典与当代的碰撞与勾连。作为新兴艺术作家的杨好透露,自己的新书目前正在路上,预计明年与读者见面。(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赵记兰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三十八·“陇原天女”为旅...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申志强的“铁人三项”优势

    在申志强看来,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快速奔跑占领市场非常重要,因为企业竞争最后还是要靠市场占比。“只有当你占领了足够大的市场规模时,内部优化才会带来很大的价值,如果市场规模很小内部优化带来的价值并不大。”

  • 张昌武:以“硬实力”辅路低成本商业火箭

    从金融业跨界到民营航天这个新兴产业,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CEO张昌武瞅准商业火箭的机会,2013年起开始“琢磨”要在这个行当趟趟路,2015年在开发区创办蓝箭航天公司。迄今为止,蓝箭航天已经累计获得各类投资超过5亿元。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