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美“天才奖”获得者曹颖:期待与中国同行合作“解码大脑”

2018-10-12 10:41:43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0日电(记者谭晶晶)凭借在揭示灵长类动物大脑视觉神经机制方面的贡献,华人女学者曹颖日前斩获美国“天才奖”。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她的团队已经在脑研究领域与中国同行开展了不少合作,未来期望进一步合作“解码大脑”。

  利用脑成像技术、电子记录技术和数学建模等方法,曹颖团队“破译”了大脑面部识别背后的神经科学机制,发现神经元能搜集到大脑中的视觉神经细胞识别的元素,像拼图一样拼出整张人脸。

  “大脑中仅由205个神经元组成的系统就能识别人脸。”曹颖告诉记者。这一成果帮助曹颖成为2018年度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的25位得主之一。曹颖说,获得“天才奖”是对她团队的辛勤工作和才华的认可。

  谈到与中国同行的合作,曹颖介绍说,目前她的团队与上海华山医院开展了合作,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中国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参与到相关研究中来,一起“解码”大脑。

  “这些年多次去过中国,很高兴看到中国对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科研团队资源丰富,投入也很大。”她说。

  曹颖从小就对科学非常感兴趣。她先后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目前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她与脑科学结缘,源自学生时代的一次阅读经历。她偶然读到一篇论文,介绍了大脑中有个负责人脸识别的脑区,叫做“梭状回”。这让她颇感兴奋,从此开始走上探索大脑视觉神经机制的道路。

  在早期研究中,曹颖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了猕猴视觉处理系统。结果表明,猕猴的脑细胞在识别脸部特征时有明确“分工”。

  “猕猴和人类的大脑在人脸识别功能上非常相似,通过对猕猴视觉处理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大脑的相应功能。”曹颖说。

  曹颖告诉记者,她的团队下一步研究主要有两个新方向。“一是探索大脑如何识别除人脸之外的其他物体;二是研究大脑如何呈现脑中想象的、非眼睛看到的物体。”

  “天才奖”创设于1981年,旨在表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创造性人才。该奖每年评选20名至30名杰出人士,并在5年中给每人提供总额62.5万美元的奖金,支持他们继续探索。在曹颖之前,已有陶哲轩、庄小威、陈露、何琳、杨培东和张益唐等华人科学家获奖。

来源:新华网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三十八·“陇原天女”为旅...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贾跃亭许家印之争背后:谁的“法拉第未来”?

    10月7日晚,恒大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恒大健康一纸公告,将恒大与贾跃亭Faraday Future(直译为“法拉第未来”)的纷争公之于众。此时距恒大与FF“联姻”还不足4个月,双方却已经站在了“分手”的边缘。

  • 克罗诺思CEO艾朗吉·艾林:看重管理者的责任

    考勤是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如果让员工在加班、请假等事务上被繁琐的流程所困,势必引起抱怨、影响士气。克罗诺思就是一家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首席执行官艾朗吉·艾林认为:处理好劳动力管理的工作,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深远。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