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巴金1932年曾到访青岛 借住在沈从文“窄而霉斋”(图)
//www.workercn.cn2014-10-23来源: 齐鲁晚报 
分享到:更多

  “黄金七日”结下珍贵情缘

  青岛文史学者、曾任青岛市图书馆馆长的鲁海先生深情回忆:我们这一代人受巴金影响最深。我小学5年级读的第一本现代小说,便是巴金的《家》。后来,我读到巴金的《写作生活的回顾》,其中写道:1932年的“夏天来了,我的房间热得跟蒸笼里差不多。我的心像炭一样燃烧起来……在这时候我却忘掉一切地把头俯在那张破旧的书桌上。”在他终于写完长篇小说《雨》以后,“才开始我渴望了许久的北方的旅行。住在青岛一个朋友的山中宿舍里”。 

  鲁海告诉笔者:1978年看到了巴金一篇文章,说他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来青岛,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于是给巴老写了一封信,问他“青岛朋友”是谁?“山中宿舍”是哪里?由于不知道巴金的地址,当时信是先寄给《收获》杂志社的,注明“请转巴金同志”,然后巴金就能收到了。自己很快收到了来信,但是内容很短,我有些失望。是便笺似的一页纸。很简短的几十个字,说:当时住在福山路上沈从文的宿舍里。这简短的几十个字后面,又写了一句: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写信来问。使我又宽了心。又去了一信,问巴老1932年以后还来过青岛吗?住在哪里?果然,他又回信了,说1950年全国文联组织原生活在“国统区”的文艺界人士到老解放区参观。上海的文学家艺术家组织一个团到山东参观。巴金、李健吾、周小燕等人参观之后到了青岛,住在中山路的招待所里。鲁海又说,巴金的信使他回忆起,1950年确然有上海文艺界人士来青岛,住在青岛中山路2号交际处。以后那里曾是青岛市委办公楼,现已拆除了。

  1988年惊悉沈从文病逝,巴金满怀悲伤地写下了名为《怀念从文》的纪念文章,回忆了二人多年交往的深情,也回忆了在青岛小住的那段日子。(陈敬刚)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