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黄志丽:脚下永远沾着泥土的法官
//www.workercn.cn2017-10-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九大代表风采】

黄志丽:脚下永远沾着泥土的法官

  4日傍晚,中秋佳节的团圆灯火正渐次点亮,黄志丽却舍弃家人,赶到法院接访一名聋哑群众。因为无法用语言交流,黄志丽耐心地把要说的话一字一句写在纸上,还递给他一张诉状,详细介绍起诉的流程。

  “做一个脚下永远沾着泥土的法官”,是黄志丽一直以来的职业追求。身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巷口人民法庭庭长,黄志丽扎根基层审判一线15年,用一件件公正的判决、一次次成功的调解,坚守法律底线,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在黄志丽审理的一起纠纷案件中,被告蔡某以原告陈某家的一面墙为公墙,建起了四层楼,陈某原本南北通透的房子,采光、通风大受影响。黄志丽多次现场察看后,几次敲响蔡某的家门,都吃了闭门羹。在接到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的判决书后,蔡某怒气冲天:“我就是不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案子虽然结了,但黄志丽心里的石头还没放下,始终牵挂着执行情况。她又多次跑到蔡某家,找到蔡某妻子反复沟通,通过释法析理做通了思想工作。蔡某妻子道出原委:“老蔡早就知道你的判决很公正,但我们好不容易盖起来的房子,既不舍得拆也不知道要怎么拆啊。”

  黄志丽迅速联系建筑专家和施工队,在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前提下对房屋进行拆除,蔡某后退一米半的空间给陈某通风采光,也最大限度减少了蔡某损失。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查清案件事实真相,妥善修复受损关系,才是群众需要的公正。”黄志丽说。尽管办案经验丰富,但黄志丽在司法实践中坚持实地调查、多方走访,总结出了“调查研究贯穿始终,亲和调解贯穿始终,释法析理贯穿始终”的“三个贯穿始终”工作法。

  针对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受理量大的特点,黄志丽又创新多元调解机制,深入社区乡村熟悉民风民俗,用群众的语言聊法律,以法官的亲和消弭当事人的隔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黄志丽办结的5000多个案件中,40%在立案7天内调解结案,所有案件无一发回改判,无一信访投诉。

  黄志丽说:“10多年的基层审判实践,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才能真正赢得群众认同。”

  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芗城区法院把司法为民的台子搭进社区、乡村,创设“黄志丽法官工作室”,开展巡回办案、诉前调解、法律咨询。目前,芗城区已经有5个“黄志丽法官工作室”,年均调解群众纠纷近千件。黄志丽怕因工作忙碌怠慢了群众,就把办公电话公布在社区公告栏里,再与自己的手机绑定,确保群众随时可以联系到她。

  “我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如果没有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没有人民法院的肥沃土壤,我就不可能成长。”谈及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黄志丽说,“这是莫大的光荣,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入党10多年来,黄志丽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面对物质诱惑和人情面子,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党员本色,坚守法官职业操守。一起遗产分割案件,当事人先后三次拿茶叶、购物卡和现金,硬要塞给黄志丽,都被她婉拒;一个被告开发商打电话给黄志丽,承诺如果判决有利于被告,将为她安排海南五日游,更是被黄志丽严词拒绝。

  “这几年,虽然少数基层法官选择了离职,但我的内心从来没有动摇过。”黄志丽说,“一想到法官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一想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为祖国、为人民做一点工作,我就觉得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据新华社福州10月5日电 记者 王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