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爱心小胖”骆群曙:打6份工,只为资助山里的孩子(组图)
//www.workercn.cn2014-12-15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月亮还挂在天上,小骆推车出了宿舍楼。

  图为:凌晨,同学们还在熟睡,他已在忙着蒸包子。

  图为:清扫完宿舍楼道后,把垃圾从五楼搬下去。

  图为:赶往图书馆的路上,匆匆啃两个免费的馒头。

  图为:中午12点半到1点半,小骆在北园餐厅收盘子。

  图为:干活间隙,擦拭脸上的汗水。

  图为:来自大山,回报大山。今年7月,骆群曙给山村孩子上音乐课。(资料图片)

  图为:午休时间,整理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

  一名大三学生,每周最多时打6份工,换来每月1625元的收入,自己啃馒头,却资助了41名贫困学生。

  他叫骆群曙,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人们亲昵地称他“爱心小胖”。

  连日来,记者跟拍骆群曙,记录他平凡生活中的真实瞬间,追寻一名90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奔忙

  7日凌晨4点,校园内零星亮着路灯,骆群曙就悄悄起床赶往柳园餐厅,开始他当天的第一份工——做包子。

  这份工作他坚持了3年,一个月400元。看他每天出门太早,楼管员甚至专门给他配了一把钥匙。

  6点30分,小骆匆匆赶往教室早读。1个小时后,他回到宿舍,开始他第二份兼职——清扫楼道。

  8点,他边骑车边啃着馒头赶往图书馆,准备双学位的毕业设计。他的早餐常常是赶路时吃的。

  大学3年,小骆从没有午休过。中午,他要在北园餐厅收盘子。剩下的时间,他常用来和学校志愿者组织——“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的同学们商量公益行动。

  除此之外,小骆还在农果园基地拔草施肥、做两份家教、在两个会场打扫卫生。加起来,一周要干6份兼职。

  长期的兼职并没有影响小骆的学业。去年,他获得了学校“风华学子”一等奖学金。前不久,他又成为全校唯一的晨光学子奖学金获得者,并通过了中药学双学位考试。

  做兼职和奖学金积攒的钱,小骆只留每月200元生活费。他吃打工餐厅的免费馒头,穿同学不要的旧衣服,省下的钱去了哪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