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唐山“节俭老板”王世民:20年义捐数千万助残(图)
//www.workercn.cn2014-10-13来源: 河北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他把残疾人当亲人,长期资助42位残疾人

  “有困难找老王!”这是被王世民资助的残疾人,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20多年的义务助残中,王世民逐步将家庭非常困难的残疾人,纳入自己长期固定资助范围,帮钱帮物,关怀备至,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他们,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目前,这个大家庭中的残疾人已达到42名。

  “在生活上,老王对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受助的李冬梅告诉记者,王世民不仅经常亲自过来嘘寒问暖,还定期安排公司员工到残疾人家里帮忙。“我家中空调、电视、洗衣机和冰箱等家电,都是老王出钱买的,他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我。”朱德芹说。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助残疾人的增多,工作繁忙的王世民将助残事业委托给由王荐、苏保琦、朱德芹、周秋华4人组成的残疾人工作小组。自2008年开始,每月10日左右,王世民都会将2万元左右的资助金送到残疾人工作小组,然后由他们根据受助残疾人的家庭困难程度,按照300元、450元、600元的标准,分别送给42位残疾人。6年来,这笔钱一直都是雷打不动,都会准时发放到这些残疾人手中。

  “我们42位残疾人和老王一家组成了这么一个特殊的大家庭,不管谁家遇到困难的事,只要告诉老王,他总会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此外,他给我们任务,让我们寻找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只要情况属实,就可随时让其加入大家庭,纳入资助范围。” 残疾人工作小组成员周秋华如是说。

  他让残疾人自信地融入社会,帮数百残疾人就业或自主创业

  “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物质帮扶的同时还要帮残疾人学习技能或自主创业,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让他们自食其力,更加自信地融入社会。”王世民认为,物质上的帮助能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困难,但更重要的是要帮他们解决就业难题,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

  有着残联工作和创业经验的王世民,在助残方面比普通人更有专业优势和物质基础。通过帮残疾人跑办手续、咨询优惠政策,王世民先后帮唐山市残疾人创办了20多家企业;通过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让残疾人学会修车、修鞋、配钥匙等技能,王世民帮数百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

  扒胎、试水、补胎、装胎……记者在唐山市一小区门口见到失去双腿的苏保琦时,他正在给人修理自行车,一连串动作做得行云流水、干净利索。苏保琦告诉记者,他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后来在唐山火车站附近一家公司看大门时,认识了经常路过的王世民。当王世民得知他有办个修车、配钥匙摊点的想法时,当即拿出3000块钱,给他购置自行车配件、气泵、配钥匙工具等,帮他圆了自主创业梦。看到苏保琦的家庭负担重,王世民还主动提出资助他的女儿苏芳上学,从初中开始一直资助到她大学毕业,每学期开学前都送过来几千块钱。

  “世民帮扶残疾人不求任何回报。我大事做不了,但也要做他这样有爱心的人。”苏保琦指着摊点前的“残疾人修车配钥匙免费”的牌子告诉记者。(原付川)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