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山城重庆“棒棒”的精神力量
//www.workercn.cn2014-05-2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重庆市南坪汽车站,一名哑巴“棒棒”接到一单生意,但因为路程短,主人伸出一个指头,表示只支付1元钱,但“棒棒”仍然显得十分高兴。东方IC 供图

  在重庆,“棒棒”和美女、火锅店一样随处可见。这座山城坡陡难行,“棒棒”们靠着扁担和麻绳,扛起货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这个群体数量庞大,按照本地媒体与西南大学几位教授的调查显示,这个群体的数量大约在40万左右,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是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从事人数最多的工种之一。

  “棒棒”们大多抱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来到这座城市。靠着一根扁担,一双肩膀,他们穿街走巷,爬坡上坎,在肩挑背磨中创造自己的生活。

  4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考察时,面对万州港码头的“棒棒”们,盛赞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这种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山城“棒棒军”,有韧性,有坚守,有困惑,也有梦想。他们逐渐成为重庆特有的“文化名片”,也是劳动者精神的现实体现。

  “逃之夭夭”当“棒棒”

  “棒棒”不仅有了公司,而且公司居然设在了寸土寸金的重庆繁华路段。

  记者15日上午来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的重庆棒棒军服务有限公司。由于总经理刘晓萧在外省和客户进行商业运作,经理刘刚接待了记者。

  短短半个小时采访中,刘刚至少接了15个电话。这些电话全都涉及搬家业务,不仅包括主城区,还包括远郊区县。刘刚告诉记者,这还不算什么,棒棒军公司的业务还延伸到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说起公司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刘晓萧的努力。”刘刚说。

  刘刚向记者介绍,公司老总刘晓萧,在重庆“棒棒”界中被称为“刘司令”,他也是创办棒棒军公司的第一人。

  今年50岁的刘晓萧出生在四川自贡,父母弟兄七口人曾挤在三间茅草房里生活。15岁初中毕业后辍学, 25岁才开始自学西南师范大学(现已并入西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就差最后一门课程没考时,刘晓萧又辍学了。因为招惹上了地痞,加上家里没钱打点,只好“逃之夭夭”来到重庆。

  1992年的初春,冷得刺骨。本说是去上海打工,可正值春运高峰,排了几天几夜的队都没买到票,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怎么办?

  一根竹棒,两节绳子,一身蛮力——刘晓萧便用这种成本最低的方式在重庆开始谋生了。

  记者电话采访了刘晓萧。谈及初当“棒棒”时的内心挣扎,刘晓萧说:“你看家里过得这么苦,能有什么想法?先养活自己和家人吧!”但他强调,就是从当“棒棒”的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梦想:办公司,挣大钱!

  1994年,刘晓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名字叫棒棒》在重庆当地的一家报纸上发表。很快,刘晓萧成了“棒棒”里的名人。

  后来中央电视台跟踪拍摄刘晓萧,跟他一起回家。发现刘晓萧的家一如既往地穷,茅草房,母亲正在田埂上扯猪草。记者对他说,你有理想,也想改变,但你没做到。

  刘晓萧一下子嚎啕大哭。

  在跟一个皮鞋匠、一个猪倌、一个县长朋友借来钱,并拉拢了几个合伙人总共筹了5万元后,山城棒棒军服务公司于1998年9月18日正式成立。开业那天,许多当地的名演员,如电视剧《山城棒棒军》中“梅老坎”的扮演者庞祖云来到现场,分文不取充当了代言人。加之众多媒体关注,“棒棒军公司”一夜之间红遍重庆大街小巷。

  如今,刘晓萧旗下有固定员工50多人,车10辆,一年的营业额约600万元,纯利也有100多万元。

  在“棒棒”们眼中,这位“棒棒军司令”无疑用亲身经历,书写了自己的励志人生,也影响着更多的“棒棒”靠勤劳双手自力更生。

  “最大的愿望就是供娃儿读大学”

  在刘刚向记者介绍情况时,棒棒军公司的“棒棒”张佰江来到公司冲账。此时,公司得到了一笔业务,从主城运货到綦江。当问了价格得知可以收入100元后,张佰江连连说“要去,要去”。

  今年50岁的张佰江来自重庆市长寿区新市镇,来到重庆主城区已经有10多年了。老婆也在主城区打工,帮人卖米线。他说:“我的收入不高,每月只有2000多元。”

  张佰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月的房租费100元,吃至少500元,这还不包括烟、酒等。他老婆的收入比他还要低。

  “光是娃儿每年用在读书的费用就在6000元。” 张佰江说。张佰江的孩子现在读小学五年级,先前的学校被拆了,小学生只好到十几二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读书,并且不得不租房。

  张佰江告诉记者,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供娃儿读上大学,并且买上房子。“人家都买上了新房,我为什么不能买?” 张佰江对在这个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充满期待,并且正在努力地步步实现这个美好期待。

  山城独有的社会群体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名官员这样向记者表示,他一直比较关注重庆的社会文化,包括“棒棒”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棒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好地体现了重庆的“码头文化”。大家一提到“棒棒军”,自然就能想到重庆,这已成为具有标志性的重庆地域文化。

  有人这样评价重庆“棒棒”:凭借一根棒棒谋求全家生活,这是一种地位不高但是极有骨气的生存方式,是那些憨厚老实的农民兄弟不甘贫穷的一种积极态度。

  早在2005年,重庆几家媒体联合发布了“重庆十大名片评选”活动。结果出炉后,“棒棒军”落选“十大名片”引发争议和不满。

  不少市民认为,这些大多从农村来到都市里的“棒棒”们,作为顽强乐观、吃苦耐劳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山城独有的精神力量。祖辈、父辈身上凝聚的负重前行的精神,也理应在整个社会中传承和发扬。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一代、二代“棒棒军”因年龄退出这个行业,“后继无人”的窘境已经开始显现。年轻的一代农民工,无人愿涉足该行业。这其间有多种原因,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其中最大的障碍。

  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呼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棒棒军”等搬运工人以市民待遇,在生活、工作和居住环境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体现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采访中,张佰江刚跑完一趟业务,正坐在路边想歇口气,又接了个货主的电话,这次是要把约50公斤的行李从菜园坝火车站送到中铁快运托运大厅,约50米的距离,价格为5块钱。

  “我和货主是熟人了,干我们这行,靠的也是诚信。”说完,张佰江扛起他的棒棒,喊一声“走起”,向目的地健步走去。(中工网记者 李国 实习生 李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