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环案背后两个被杀孩子的母亲-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张玉环案背后两个被杀孩子的母亲

2020-11-02 11:19:33 来源:齐鲁晚报

  患难夫妻

  同样是失去了爱子,孩子没了以后,两家人陆续搬离了村庄。张建飞和刘荷花夫妇的新房子就在舒爱兰一家旁边。

  孩子没了,“凶手”抓到了,张建飞夫妻以为生活可以慢慢地重新开始。但刘荷花的身体一直不好,即便是后来两人有了第二个孩子,刘荷花也常常需要住院。

  意外就是在这时候发生的,苦难没打算放过这个可怜的家庭。当时张建飞在外面打工,刘荷花身体不好住院,第二个孩子无人看管就送到了姥姥家。姥姥家旁边有个池塘,孩子捞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气了。

  噩耗一个接一个,接连的打击彻底压坏了刘荷花。

  张建飞怕崩溃的妻子在家做出傻事,就带着刘荷花出门做工。从那时起,两人就基本没有分开过。

  对于张建飞和刘荷花夫妻来说,爱是难以启齿的字眼。但经历了大劫大难后的夫妻,更能体会同心一体。张建飞去广州做刷墙工,干一整天才挣十几块钱,他带着刘荷花;他到县城做零工,租房子带着刘荷花;他去建筑工地干小工,带着刘荷花;他去隔壁的镇子打土方,还带着刘荷花。

  即便是后来两人又有了两个儿子,刘荷花的身体还是可见地衰弱了下去。张建飞心疼妻子,打土方的地方离家有40多里地,他早上6点就出门,出门前会给妻子做好饭,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

  刘荷花的病缠缠绵绵,张建飞做苦力挣的钱都掏给了医院。他的听力不好,一个耳朵基本听不见,需要记者大声喊才能听见大概。医生早就建议用助听器,但他舍不得买。

  家里妻子的药单,有厚厚一摞。各种中西药装了一大包,张建飞对这些药都分得很清楚。

  “我要不对她好,她就没人了,一点指望也没有了。”张建飞的话不多。在刘荷花哭的时候,他会反复地说一句,“你得想开点。”怎么想开呢?一直被认为是“凶手”的张玉环被无罪释放后,刘荷花觉得心被巨石压住了。她常常觉得喘不动气,一直以来恨的人竟然是无罪的,那她该恨谁呢?刘荷花在喘不动气的时候经常会大吼,通过声音来发泄自己心里的难受。

  妻子可以崩溃,可以大吼,但张建飞不可以。这个沉默的男人甚至比妻子更难受。他想找杀死自己孩子的凶手,但是他不知道找谁,他希望公安局找,希望检察院找,但是都没有回应。他心疼妻子,但是他无能为力,他的能力仅限于此。

  张建飞对后来的两个儿子充满了内疚。“我大儿子很聪明,但是上完小学就不读书了。家里太穷了,说要出去挣钱供弟弟读书。”张建飞说,小儿子也没读到高中。小儿子说,读书没有用,因为就算考上了大学,也没有钱去上,还不如早点去打工。大儿子辍学后去县城修车行做学徒,一个人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摸爬滚打;小儿子后来去了西安打工,自学了会计。本来工作和生活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在这次刘荷花又病倒后,小儿子就回到了进贤工作,帮着张建飞照顾生病的母亲。

  心上的刀

  死去的人没了,活着的人却依然泡在生活的苦水之中。

  刘荷花捂着胸口慢慢从卧室走出来。她走得极慢,大概5米的距离,走了将近一分钟。

  张建飞解释,曾经认定的“凶手”张玉环被无罪释放后,刘荷花又进了医院,前几天刚从医院出来。自从孩子4岁时被害后,刘荷花的身体就垮了。她常常觉得胸闷气短,最开始带着她看西医,检查不出具体病情,又去看中医,中医诊断是“气郁”,建议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也看了很多,但身体还是好不了。慢慢地,随着年龄增长,更添了各种病,现在需要长期吃药。

  孩子没出事前,她是很能干的女人。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在家种了四亩地,还养牛,养猪,带孩子。张建飞记得那时候的刘荷花,能干、爽朗。当年自己母亲一直生病,家里穷得很,但刘荷花没嫌弃他家。两人是相亲认识的,几乎一见面他就喜欢上了她,虽然当年都是“先结婚,后恋爱”,但两口子一辈子基本没吵过架。

  “我们俩都是很本分的人,很处得来。”张建飞说,结婚第一年孩子就出生了。如果没有27年前的那件事,自己家会过得很好。

  “我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我好不了。我一想起我的小孩就难受,我早就不想活了。”失去的孩子是永远过不去的坎。这些年的每一分每一刻,回想起孩子死时的惨状,刘荷花都觉得有刀子在心头剐。

  孩子死的时候穿了一件带拉锁的半高领衣服,被捞上来的时候,这件衣服的拉锁一直拉到脖子,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衣服很少有整齐的时候。在此后的27年间,这件衣服的影子一直晃动在刘荷花的心头。

  两个被害的孩子,是插在父母心上的尖刀。实际上,这俩孩子在世间已经没有了一点影子。

  家人和亲戚怕看着难受,把孩子的衣服玩具等扔得扔、藏得藏。再加上多次搬家,孩子的小衣服玩具等都渐渐找不到了。当时孩子解剖完送去火化时,两家的男人都在上海打工。刘荷花和舒爱兰曾经去火葬场找过孩子的骨灰,但是被告知“没有,不知道哪个是”。

  当时是谁送来的骨灰、骨灰去了哪里,两个女人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哭泣。无法苛责她们,刘荷花当时23岁,舒爱兰21岁。对于这两个识字不多,之前从来没有走出过进贤乡下的年轻女人来说,一切外界的变化,她们的对应方法都唯有哭泣。

  但是伤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她们每年都会想着孩子的生日,计算着孩子多大了。按照她们的估计,如果孩子当年活着,现在都已经结婚生子。“我的小孩被人杀了,连个坟都没有,啥都没有。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凶手还没抓到,我们就想要个公道。”舒爱兰说。(记者 郭春雨 田汝晔)

1 2 共2页

编辑:尹文卓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看不到正脸,却看得出一位父亲隐忍的哭泣

    化妆镜两边的灯亮起,王继世在镜前坐定。不需要假手旁人,他微微侧过脸,拿起一把粉底刷,熟练地为自己上妆——这是王继世从艺五十年来养成的职业习惯。

  • 陈佩斯:是为了把我的喜剧理念传播出去

    前天,央视春晚微博官宣,陈佩斯将出任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类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的“首席金牌导师”。这也是陈佩斯继1998年离开春晚阔别央视后,首次和央视合作,引起大众关注。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召明:用科技为草原生态“体检开方”

    10月,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寒气逼人。清晨,一辆越野车驶入了磴口县黄河滩涂地深处。一个瘦高个的男人走下车,径直走进帐篷开始了工作。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蒙草生态研究院院长王召明。

  • 浙江湖州十位企业主的难忘记忆

    记者近日走进南太湖之滨的浙江湖州,感受到这里的企业界主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顺势而为、乘胜前进”。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