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商人冀玉珍的高论:睁眼就要干营生-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农家商人冀玉珍的高论:睁眼就要干营生

2018-06-14 11:05:00

  冀玉珍和丈夫尹占元在自家黄芩地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永钦 文/图

  6月的大青山腹地,太阳在蓝天的映衬下,因为没有一块云彩遮挡,就这么直直地灼烤着大地。站在通往田间地头没有路的路上,脸竟被晒得有点疼。

  说实话,要是知道冀玉珍的家这么偏僻、路这么不好走,记者也许就不会来了——下了国道后,还有四五公里砂石路,记者心疼汽车的轮胎。

  今年50多岁的冀玉珍,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如今只有17个人的村里,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指甲里的泥土,站在红泥抹就的院墙下,她就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缩影。

  这个村子的名字叫“乌兰干干”,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再过四五年,我们这个村子可能就不存在了。因为住的人少,前几年政府搞全覆盖,准备整村搬迁,我们村就没有被划入覆盖范围,要不就把路和水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村里住的都是些老人了,年轻的娃娃们都走了。”冀玉珍的丈夫尹占元一边锄地一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今年4月,在呼和浩特市妇联举办的“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脱贫致富观摩交流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冀玉珍。

  最初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听说她的二儿子公派留学德国,另外一双儿女也大学毕业、事业有成。一对山沟沟里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能有如此骄人成绩,定有什么“黑科技”。等到冀玉珍开口说话,记者方觉此人不凡。

  “我大(父亲)、我妈给了我生命,来世界上走一趟不容易,我不能作害了生命。我最听不得别人说没做的,你说人哪能没做的了?我是只要睁眼,就不停地有活儿干,恨不得把别人的时间给我点儿。”冀玉珍朴实的语言让人印象深刻。

  20岁那年,冀玉珍看上了同村的小尹。当时小尹家的状况是母亲去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一大一小两个男人不懂得洗衣洗脚。“我记得岁数可大了的时候,去了一趟亲戚家才知道洗衣服。我洗完就得一丝不挂在家里干等,因为就一身衣服。那时我家是全村最穷的人家,她要找我,她们家没有一个同意的。”如今已60岁的老尹回忆到。

  冀玉珍的自信源于她的倔强,她说:“我就不信,我俩有手有脚,咋能把日子过穷?虽说两个人无依无靠,但我经常和丈夫说:我就是你的左膀,你就是我的右臂!这下咱俩就有靠了。”

  因为自然气候非常适合种药材,冀玉珍的村子有一句流行语:“药材小山村、就业一大群”。因为出门就是大山,大山上就生长着很多种野生的药材。从最初的上山采药,到后来的种植药材,冀玉珍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随着三个孩子的降临,一家人终于找到了家的滋味。

  在漫山遍野的田间地头,黄芪、柴胡、黄芩、山茶等满眼的绿苗郁郁葱葱,好似为大青山的黑土地披上了翠绿的花衣裳。“你转圈看吧,看到的地都是我的,总共大概有300多亩,全部种的是药材。近几年我和村里的7个人成立了合作社,每年都是河北的商贩来我家拉货,一年收入十多万(元)吧。最多时我要雇20多个工人给我干活儿,今天就有2个贫困妇女正在我地里锄地呢。”

  张毛忽洞村的郭秀珍离冀玉珍家3里地,丈夫是脑血栓,儿女也没有正经工作,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几年,她几乎常年在冀玉珍家干活儿,一天100元,上下班和公务员一样,也是8小时。中午和冀玉珍夫妻俩一起收工、一起回家、一起做饭、一起洗锅,中午还能躺一会儿,处得和一家人似的。

  老尹笑着说:“我对她们雇工可好了,我常说,你们可千万不要骂我是刘文彩!我也经常看电视,知道国家在精准扶贫,我反正是雇人,就力所能及雇这些贫困户,能帮一点是一点。”

  郭秀珍说:“冀大姐这儿我一个月就挣3000块,活儿干的和她一样多,她们夫妻俩和我们一样干活儿。每年大年初二,他俩还把村里的孤寡老人叫到家里吃顿饭,开小四轮上镇里时,都要通知乡亲们,拉上大家到镇里买东西、转一转,再拉回来,心眼儿可好了。”

  冀玉珍回忆说,一次,本来要6个雇工,却来了7个人,就在多余的那个人要返回去时,冀玉珍马上说:“既然来了,咱们就一块儿干吧。”她对记者说:“人都有脸面、都有自尊心,她们确实是多来了一个人,但我要是让她回去,她心里肯定不舒服、伤自尊。我这儿多一个人干活儿也无所谓,我穷过,所以我知道穷人的难处,我绝不能伤她的心!”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两天,冀玉珍卖掉了一汽车山茶,20吨,当记者问她是不是村里的首富时,她欣慰地露出了笑容。

  她在镇里有8间房的一处大院子,作为她的药材、山茶加工厂。由于冀玉珍所在的乌兰干干村有井有水,周围缺水村子的妇女就只能选择来她这里打工挣钱。因为冀玉珍种植的规模最大,又有固定的买主,同村种药材的人都把药材卖给她。

  冀玉珍目前是镇妇联执委,在县里开“村两委换届”培训动员会议时,她意外地邂逅了呼和浩特市妇联主席云玉美,云主席拉着她和武川县委副书记哈达在一起聊天,一行人竟被她的故事所吸引。下午到武川县哈乐镇晟源山茶专业合作社调研时,冀玉珍也去了。转了一圈儿后,她感慨地说:“人家的山茶,1两放在精致的盒子里就卖1000多块,而我一斤一大捆才卖3.5元,就是因为人家深加工了,有了QS认证。”

  记者采访她的前两天,冀玉珍正在县里的食药监局忙乱地找领导,她说:“我在弄QS认证,因为这是我的产品能在全国销售的准生证。现在,我所有的药材和山茶,就这么成捆成车地从地里收回来,晾干洗净后就卖了,真正挣大钱的,是那些来我这儿收购的贩子,人家在做深加工,下一步我也想做山茶的成品。”

  如今,冀玉珍的二儿子尹月公派留学在德国达姆始塔特工业大学,大儿子和女儿也事业有成,她们家成了四里八乡羡慕的对象,都说山沟里飞出了洋凤凰。

  2001年,尹占元从呼市要账要回了1.3万元,骑着摩托回武川家里,顺手就把装钱的袋子拴在了后座上,等回到村里时才发现,钱袋子早已不见踪影,吓得他赶紧回头找,但一无所获。因为怕老婆责怪,老尹从银行偷偷贷了1.3万元交给了冀玉珍。22天后,他才战战兢兢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让他意外的是,冀玉珍竟表现得非常平静,她说:“钱丢了咱还能挣,要是你碰坏了一个人或你摔伤了,那可就不是一万三的事情了。”

  这1.3万元的事,冀玉珍曾经和呼和浩特市妇联主席云玉美说起过,她说:“那时的钱很值钱,1.3万元不是个小数字,谁也生气。但生气改变不了事实。既然改变不了事实,生气还有啥用?那咱就老老实实再挣吧。我知道,犯了错误的人,心里其实更难受。”云玉美主席赞叹道:“你看,冀大姐在家庭和谐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培养孩子成才,和丈夫相处的艺术,左邻右舍关系的建立,都值得我们学习。”

  当记者问冀玉珍有什么爱好时,她想了半天说:“干活儿!我就爱做营生,眼睛一睁开就不能闲的,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来源:中国妇女报
编辑:王砚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全满贯”丁宁:人生怎么发球,我都接

    丁宁,国乒女队队长。应该说,乒乓球赋予我很好的东西,我希望自己能够把这样的精神和想法,包括看待或者处理事情的一些经验,能够运用到自己未来所做的事情当中去。

  • 姜文新作《邪不压正》上演“生死肉搏”

      姜文新作《邪不压正》即将于7月13日全国公映。近日片方发布一组“先生们”海报和特别预告,主演姜文、彭于晏、廖凡剑拔弩张,刀枪相向,敌对关系一目了然。同日,彭于晏、廖凡也现身南京与观众们亲密接触。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郑荣昌:“跨界”是我的人生标签(商界传奇)

    “跨界整合资源是符合未来中国‘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他为中国留学生指明了出路,“你要跟国家政策密切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是医疗、能源、城镇化,‘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词是体育、教育加文化,这些领域都大有可为,挑选一个与此相关的专业,刻苦钻研下去,回国不愁没有工作机会。”

  • 农家商人冀玉珍的高论:睁眼就要干营生

      今年50多岁的冀玉珍,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如今只有17个人的村里,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指甲里的泥土,站在红泥抹就的院墙下,她就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缩影。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