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养猪大户与“猪周期”的十年“纠缠”-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一位养猪大户与“猪周期”的十年“纠缠”

2018-05-04 07:56:30

  据新华社南昌5月3日电(记者秦宏、郭强)养了10年猪后,江西省高安市良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范钰明决定将剩下的3000头肥猪全部卖掉。“养猪10年,不停地补栏、减栏、压栏,与‘猪周期’纠缠了10年,现在不单干了。”他说,导致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眼下来袭的新一轮“猪周期”。

  “年前,猪价还在七八块钱一斤,现在已经跌到四块钱左右了。”范钰明叹息道,从春节到现在,他每个月都要亏10多万元。

  范钰明所在的高安市是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养猪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在高安当地,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种田养猪是为了读书,读书是为了不再种田养猪。”

  然而,范钰明是个另类。2008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家养猪。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猪倌”,范钰明对养猪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2008年入行时,正赶上猪价大涨,范钰明瞅准机会一路扩张。短短一年时间,他的母猪数量从10多头增加到100头,肥猪从20多头增加到1000多头。

  但他没意识到,这时行业风险也在悄然累积。2009年,猪价大跌,最低时仅4元/斤左右,不到一年前的50%。范钰明经历了他从业以来第一个“猪周期”拐点。“入行前就一直听说‘猪周期’,这是第一次体会到它的威力。”他说。

  在亏损期,别人纷纷开始减栏,但范钰明却选择了逆势扩张。他说,“猪周期”之所以频频出现,就是因为猪价涨时大伙一哄而上,猪价下跌时又一哄而散。为此,他准备“逆周期”扩张,押注下一个风口。在他看来,“猪周期”波动就像风浪一样,在风浪中,小船容易被掀翻,大船则更稳。

  这样盘算下,2011年,范钰明的母猪存栏达到500头,肥猪达到5000头。这次,他赌对了。2011年,猪价大涨至近10元/斤,范钰明赚了。

  但不安感也随之而来。“看到行情这么好,大伙都疯狂补栏,之前没人要的猪仔一下子被抢光了。这样下去,猪价肯定又要大跌。”他说。

  果然,2012年,猪价再次下跌。而且这一轮亏损期一直持续到2015年上半年,范钰明将之称为“史上最长亏损猪周期”。“过去‘猪周期’一般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但在经历了这么多轮‘过山车式’波动后,散户大量退出,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抗亏损能力也越来越强。”他这样解释猪周期持续时间延长的原因。

  2015年下半年,猪价开始一路上涨。同时,随着环保门槛的不断提高,各地大量养猪场被关闭,生猪存栏量进一步减少。2016年,猪价突破10元/斤,每头利润达到上千元。短短一年时间,范钰明就赚了700多万元。

  经历了几轮大涨大跌后,范钰明开始谋划新的出路。2016年下半年,他在维持自己猪场的同时,以入股形式加入了一家集饲料生产和生猪养殖于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

  这年下半年,猪价再次下跌。但靠着与这家企业的合作,范钰明降低了饲料成本,勉强维持着经营。2017年下半年,生猪价格虽然止跌回升,但涨幅不大,范钰明依然没赚到什么钱。

  “现在不想单干了。”回想自己与“猪周期”的10年博弈经历,范钰明认为破解“猪周期”怪圈,一要继续推进规模化进程,促进养殖行业“自我”升级;二要完善市场预警机制,解决养殖户信息“不对称”问题;三要延长产业链,促进肉品深加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居文君能否成“上海棋后”

      叶江川说:“这次对抗赛是国际棋联等级最高的女子个人赛事,参赛的两位棋手是重庆妹子谭中怡、上海姑娘居文君,都是中国顶尖女子棋手。”前两次国际象棋“棋后战”的中国德比,分别是2000年的谢军和秦侃滢、2010年的侯逸凡和阮露斐。

  • 孙铂补时绝杀 大连一方挺进八强

      从双方历史4场交手战绩来看,重庆斯威队2胜1平1负处于上风。本赛季,重庆斯威与大连一方迎来阔别3年已久的正面交锋,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连追2球的重庆斯威客场2∶2战平大连一方,令后者错失了赛季首胜。相对于中超比赛首发阵容来说,昨晚比赛的首发阵容变化幅度比较大。双方首发阵容中都只有1名外援,大连一方队由丰特领衔后防线。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从下岗工人到致富带头人,她“绣”出绝活改变命运

    “刚从粮油公司下岗时,对我心理的打击很大,老公每月工资不高,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刺绣工作室里,赵秀兰回忆起那段最艰难的岁月时说,经过艰难抉择,她决定用家里的积蓄租门面开个小店,把从八九岁起跟母亲学的刺绣技艺当成谋生的工具。

  • 冉海军 回乡带领乡亲赶着毛驴奔小康

      看着在场地上撒欢的驴子,冉海军脸上挂着喜悦的微笑。他告诉记者,生态养驴只是他迈出的第一步,把产业做大,进而发展棋盘山旅游产业链,带动一方百姓奔小康才是他奋斗的目标。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