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65岁老木匠李景阳造“木牛流马”获国家专利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他担心木匠手艺失传,想让传统技艺焕发光彩;他不顾家人反对,举债坚持研发;他始终坚信,有想法和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65岁老木匠造“木牛流马”获国家专利

  李景阳造出来的手工木马车。 本报记者 柳姗姗 摄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近日,吉林市永吉县西阳镇大岗子村的老木匠李景阳“火”了,记者的采访邀约、参观者的慕名拜访络绎不绝,这源于他用8年时间研制的“木牛流马”获得了国家专利。

  今年65岁的李景阳出生在唐山郊区,只念过小学六年级,但从小就对机械物理非常感兴趣。李景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他起初研制“木牛流马”源自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电工研制出来的机器人获得了大奖,一向热爱搞小发明的他被激发了, “我20岁出头就当了木匠,打家具、盖房子……可这10年来,家家都买商场里的现成家具,木匠活不好干了,如果一直这么发展下去,我真担心木匠手艺很可能失传。”只有小学文化的老李憨憨一笑:“当时我就想,他能造机器人,我应该也能,如果能够做出来,一定要让传统木匠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于是,老李便结合从《三国演义》里读到的相关描述,开始埋头制作起现代版“木牛流马”来。

  老李告诉记者,“流马”与“木牛”分别于2014年底和2015年底打造成功,前者高1.4米、身长2米; 后者高1.2米、身长2.16米。其中,刚出炉不久的“木牛”重300多斤,牛肚子里可装200多斤粮食,后背还能坐人骑行,可载重5人。与之配套的两辆手工纯木马车,外观仿造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马车样式。

  记者看到,“木牛”、“流马”通身褐色,头部为全木质雕刻,外观活灵活现。关键零部件为铁质,通过使用蓄电池供电,一次充电能使用两个小时,前进、转弯,行走自如,速度与真牛真马相仿,尾巴还可以左右摇摆。

  谈起研制的8年时间,老李说他过得并不容易。他家仅有两亩四分地,平常经济收入主要靠农闲时打零工,但由于要研制“木牛流马”,8年时间里他没再出门做过木匠活。由于平常都靠妻子打工收入,所以日子也过得很俭省。“研发需要费用,我先后投入了5万元,现在还欠着1万元外债。”老李说,不仅家人不理解,邻居也逐渐有了风言风语。“一个木匠做啥机器马?干啥不比这个强……”尽管邻居们的话不好听,老李仍坚持“一条道跑到黑”,他坚信只要有想法、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在8年时间里,老李一天也没闲着,吉林市的旧物市场、农机市场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威风凛凛行走于街头的“木牛流马”,成了当地一道靓丽风景,引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的赞叹,这也让老李笑开了花。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他特地花4000元,委托吉林市一家代办机构,为“木牛流马”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我的‘木牛流马’有着非常高的工艺、文化和观赏价值,可在博物馆、公园、景区等场所供人观赏,还可用作影视道具。做这件事,我觉得比打工更有价值。”老李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北京和深圳的两家公司联系他想购买产权,他给出的价格在100万元左右。

  “我还想继续研究三农方面能用得上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但资金还有点问题。”老李感慨地说:“一个农民想搞点创作研发不容易。不仅要顶着经济压力,还要忍受周围人的非议,但热爱就要坚持,否则人生也会抱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