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良淼:妙笔丹青抒我心-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家

廖良淼:妙笔丹青抒我心

2020-10-28 07:44:58  来源:光明网

  编者按:近日,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就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如何传承发展与创作技法等问题专访了知名书法家廖良淼。廖良淼紧贴个人习字经历,紧扣时代脉搏,用妙笔抒写对书画文化孜孜以求的精神信仰——艺术家的初心。

  廖良淼,1957年,江西上饶人,江西省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长,黄山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其书法擅长行、草、隶并多次参加全国书法比赛荣获"黄山杯"金奖、全球华人华商书画艺术比赛一、二等奖、陶瓷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品的展览和评比获得很高的评价并被诸多馆藏、收藏。

  书法作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廖老师您在艺术创作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哪些前辈或作品的影响?

  廖良淼:就我而言,说到艺术成长,主要有三个阶段。童年萌生对书法兴趣,青年少年时期对书法的执着,大学毕业后,有过一段从商经历以及商养文,后又专于书法创作。之所以对书法萌生兴趣,主要是因为我的祖父,他应该算是我的启蒙老师。祖父生于20世纪初,年轻时曾是私塾里的教书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一直是一名教书先生,在当地颇有威望。祖父他写得一手好字,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的,当地的人总少不了让他掌笔。那个时候我心中对祖父满是崇拜和敬意,也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受到祖父的影响,开始练书习字。

  书法创作的成长之路与知识涵养、人生阅历的成长是顺承一路的,每一个时期的创作其实就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书法的领悟过程。从最初的临帖到现在自成一格,行书师于米芾和颜真卿,草书则是从孙过庭《书谱》和王羲之《十七帖》入手,尤其喜欢怀素、张旭、王铎、苏东坡等,他们的书法作品对我后面的书法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书法作品:不忘初心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能否谈一谈创作行书、草书、隶书时的差别?

  廖良淼:书法创作关乎真性情,所谓识字识人,每一次创作,是用隶书还是行草,都是真性情的表现。此情此景此意皆入字,才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隶书是一种庄重的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行书如马行走,潇洒自如,与行全身动,头摆马尾摇。行草,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更是一种快意的表现。创作时,选择字体运用有些需要根据所写的内容而定。而当一幅自我认可的作品产生时,那在书写时的心境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次作《一粥一饭》,当时仅仅这几句话,我就反复读了很多遍,意思很明了,却要深有感受。要深谙其意,才能在书写中尽其意。

  书法作品:炼艺陶情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是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

  廖良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佳书如百花多有姿容,牡丹堂皇富丽,兰花淡雅清洁,秋菊傲霜吐艳,红梅雪里报春,各显风韵,皆有人爱慕。书法也是一样,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喜欢谁的风格,谁在他心中就是第一。只有百花齐放,才有满园春色。明代王铎草书忽正忽斜,忽粗忽细,忽大忽小,忽抑忽扬,如高山流水,时而低声吟唱,奔转于幽林深壑,飞落万丈深渊。孙过庭《书谱》:“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潇洒飘逸的《兰亭集序》,雄辉抑扬的《祭侄文稿》,狂放不羁的《怀素叙》。每一个书法家各成特色,对于书法创作来说,对历代书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并能食古而化,不落古人蹊径,就是最好的师从古人。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是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找到自己的风格特点的?

  廖良淼:书法艺术除了要从传统中汲取精华,丰富创作技巧,更要充实自身的内在素养,包括气质、学识和人品等,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的创作型和艺术风格。要不囿于传统的表现模式,力求自己的个性,创新的表现形式做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书法是心灵的写照,这是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应做到我笔抒我情。

  书法作品:求实存真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书法体现什么精神气度?您追求的是否是雅俗共赏的真善美?

  廖良淼:我的书法中追求跌宕奇险,跳崖飞跃的音乐韵律,浓淡相间,燥润互济的黑色变化和自然质朴、浑厚雄健的艺术境界,以期表现博大慎宏、雄浑苍茫的民族气质。可能有些书法创者自觉孤傲,文人都有些傲气,你看不懂没关系,自有高深之人可以欣赏就是他们的观点。但是在我看来,书法艺术没有局限,他应该是一项全民的艺术,而我在创作中也在力求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追求雅俗共赏。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是如何看待书法和绘画的关系,书法用笔有怎样的体验?

  廖良淼:书法和绘画是相同的,有一首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国画与书法是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两者都是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就艺术手法而言,他们采用非常相似的用具,采用近似的笔墨技巧;从艺术效果来说,二者都是一种“心象”,是精神的展示、心灵的呈现,表现出对于高尚境界的无限向往执着追求。而“骨气形似本子立意而归乎用笔”,形似,外在的,内在的,最后归于用笔。你的意境如何,最后还要看你的笔如何。所以“故古来善画者多能书”,我也一直想要将这些艺术本体的元素融入绘画创作中,包括点、线、面,本身具有的美感和肌理感,慢慢地体验书法的用笔,运用到绘画之中。

  书法作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在书法创作中总避不开诗词,您是否对诗词有研究?

  廖良淼:中国书法和诗词的发展脉络和方向,会看到很多相似或者相近之处。从先秦诗词到宋词,是一个从朴拙到工整、再到自然的过程。而书法的发展,似乎也经历了一条相似的道路,而且每一个时期的主流文风,和相应时代的书法演变,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书法,特别是行书、草书,与旧体诗词在音乐性和抒情性上尤为接近。旧体诗词的音乐性主要通过音节表现,书法的音乐性主要通过点画表现;诗词的音乐性诉诸听觉的平仄,书法的音乐性诉诸视觉点画的长短肥瘦;平仄声音如同书法中直画和弧形的线条。平仄在诗词中的作用是构成节奏,诗人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高低长短互相交错的节奏,就是所谓“声律”;线条的长短、粗细,弦弧交错,构成书法的节奏,行草书的线条连绵起伏,若断还连,畅涩舒卷,或粗或细,加之墨色的浓淡枯润,使书法家的思想感情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发挥。

  可以说,书法家们都在以诗词作书法,我也不例外。中国的诗词从古至今有万千,我也是稍有涉猎,但是在我看来,对书法的研究创造同诗词的研究是一致的。一幅好的作品建立在词意之上才能加以创作,这就非常需要我们去潜心研究诗词。

  书法作品: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能分享一下创作“一粥一饭”书法作品的初衷吗?您对这次的创作效果是否满意?

  廖良淼:对于这幅作品,我并没有想到会得到朋友们的如此厚爱,还被刊发在了光明网时政频道的元宵节特刊。一开始创作,也是看到光明网的征集启事,要为“习大大的乡愁”配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最吸引我的其实还是这句话本身的意义所在。像我也能算历经岁月蹉跎的人,我可以理解劳动的艰辛,可以懂得一粥一饭,一丝一缕背后有怎样的汗水。那天,差不多凌晨两点的时候,一气呵成就写了这样一幅字。后面字写出来,自己感觉挺满意的,也想让书法界的朋友们看看,希望他们能给些意见,就发了过去,还真没想到就被选用了。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在书法创作中如何体现时代性?

  廖良淼:就书法艺术而言,任何时代都面临着两个既定的营养源泉,一个是传统,是前人留下来的,一个是当下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今天的时尚或世俗。时尚或世俗不是突然的或无根无据的东西,他们都有身后的历史渊源,都是一种植根于历史传统基础上的必然要出现的东西。传统只是过去时代的时尚或世俗罢了。任何时代的时尚或世俗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向传统转化,我们今天的时尚也将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前人的时尚,对后人就成了传统。后人总是要在前人的传统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要增添新的东西。书法虽然是传统的东西,但今天我们也要让书法艺术具有时代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果书法创作不遵循传统、不推陈出新,而是一意地去追求生、涩、怪、癖,一味地哗众取宠,追求所谓的“独特个性”,就会游离于社会之外,终究会被历史唾弃。所以,创作书法一定要追求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完美。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在陶瓷画方面也颇有研究,它和在纸上创作有什么不同?

  廖良淼:这两种形式不同,但内容相同。创作的载体,创作的工艺,创作的程序显而易见的不同。但是同是创作,不管是纸上书写作画还是在陶瓷上书写作画,都是创作,都需要绘画功底、书法功底。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您如何保持艺术家的本真?在未来的艺术之路上有何打算?

  廖良淼:看淡得与失,看轻名与利。这个社会充满了诱惑,艺术家在本真上应该是求真务实的,要遗世独立。不管外在浮华,只求艺术创作。我觉得真正的艺术家也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被浮躁的社会环境所影响,他的心灵只为艺术和创作而生。书法是我毕生的追求,在创作的道路上我会继续走下去。

  光明日报社 光明天下传媒:最后还烦请廖老师给初学书法的人分享一些经验。

  廖良淼:书法家的成长有四个阶段:学习、入帖、知味、通神。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历练的过程,在兴趣的同时,写得一手好字需勤学苦练,现在的孩子很多练练就放弃的,我希望学习书法的人能持之以恒,更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将书法学习当作是必修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先人遗留给我们的优秀遗产继承发扬。

  书法是自我灵性的表现,我们追求“象”的同时更应关注“神”。想要通神就还需要多读书,多了解历史,自己变得更厚重,写出来的字才会有分量。意与形相结合方知其味。(文字整理:谢俊彦 张舒炜)

  来源:光明网

编辑:陈莉辉

企业丹青更多>>

艺术领域更多>>

展览热点更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