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名:立足艺术教育 开启浙江美术新篇章-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家

高世名:立足艺术教育 开启浙江美术新篇章

2020-09-17 07:45:53  来源:杭州日报

  17岁进入中国美术学院;硕博阶段自编专业方向并赢得学校及导师认可;27岁邀请国内外学术大咖,策划中国艺术界第一次亚洲文化考察,举办跨国展览和国际论坛;34岁,创办中国第一所当代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艺术策展领域的硕博士;39岁,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成为浙江最年轻的副校级领导;如今,44岁的他又多了两个身份——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

  教师、策展人、艺术家、理论家……高世名身上有许多“人设”,但无论哪个角色,都离不开“艺术”二字。2020,他带着对于新时代艺术和教育的长期思考,全情投入中国美院和浙江美术界的发展之中。

  一名教师的义务:

  在艺术教育中实践教育艺术

  浙江文化源远流长,浙江人在历史各个时期都创造出了大量开风气之先的文化艺术精品。近代以来,以林风眠、黄宾虹、潘天寿等为代表的大批艺术名师大家更为浙江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浙江美术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美院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2018年是中国美院建院90周年。90年间,学院精神的代代传承,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作为一所专业院校,艺术院校教育的目的当然是培养艺术家,但我们还有一个前设性的任务,就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高世名说,“92年前,蔡元培先生的开学讲话中说,要以‘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他给国立艺术院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以美术之教育开启人心、完成人格——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确立起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从自我表达到观照世界,从人际交往到社会批判;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学会用画笔去‘兴、观、群、怨’,学会通过创作开启自身、理解他人、发现世界。这就是‘为人生而艺术’。”

  “这些年,学院常常被称作是一个创新知识的实验室。然而,艺术自己的知识是怎样的呢?是一种从艺术实践出发的具体的知识、有感觉的知识,身心发动的知识,感同身受的知识”。带着这种追问和思考,高世名这些年一直忙于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艺术教育及策展实践。从2002年起,高士明先后策划了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国际性艺术大展10余项,组织大型学术会议40余项。并先后创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创新设计学院等学术机构,以“媒体实验、文化研究、艺术创作、策划实践”的四维互动,不断拓展学院格局,持续优化中国艺术教育模式。“对于艺术教育的方法,我们中国人有着自己的理解。”高世名表示,“在国画、书法传统中有四个字:临、摹、仿、拟,这既是教育的手段、学习的方法,也是创造的路径。这种传承方法对今天不同学科的专业教育有很深刻的启示。”

  “学生们进入国美,是学艺术还是学专业?”高世名用这个听起来傻傻的问题唤起老师们的思考。艺术教育问题就是艺术问题。艺术的教育要以艺术起作用的方式进行。美院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如同艺术家和他的观众的关系,如同艺术家和其他艺术家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美术学院的研究、创作和教育必须是彼此贯通的,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这个现场中真切地感知世界——格物致感知。学院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和体验艺术的发生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只是表达一己悲欢、一得之见,而且需要在共同体的艺术生活中、在不同的创作集体中,理解他人、感通社会,建立一种超出小我的关怀,一种社会感知——格物致良知。

  一名院长的责任:

  自主创新走出国美发展之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以东方学研究为特征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世界一流大学何以一流?高世名心中早有答案。他认为,这是国美的底气,“中国美术学院的历代同仁们历经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于民族危机中奋起,在时代问题中自新,几代人铺就和践行着一条‘国美之路’。”作为美院新一代掌门人,他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并深感责任重大。在他看来,“国美之路”是一条扎根中国大地的现代艺术教育之路,更是一条立足传统、自主创新的中国艺术复兴之路。他和全校师生的任务就是让这条道路在新时代含弘光大、四通八达。

  谈到今后的计划,高世名表示,当下世界正处于重大变革之中。一百五十年前,尼采要“重估一切价值”,今天,艺术、科学、哲学、政治、伦理还有教育……一切都等待着重新定义。他说,“我们又一次到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关口”。中国艺术教育正面临着三种境遇:信息化/智能化的挑战、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拉锯、大众化/精英化的焦灼。而国美思考的核心就是在新的时代境遇中,探索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之路和内涵式发展之路。

  今天的中国美院是一所万人大学,既要做社会美育,又要培养能够推动艺术史进程的卓越人才,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万人大学的现实状况中创造卓越人才的成长条件?“五十年、一百年后看今天,我们有没有集聚起二十一世纪的黄宾虹、潘天寿?有没有培养出新时代的李可染、赵无极、吴冠中、黄永砯……我们的作为,是不是对得起我们校名背后隐藏的这三句话——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每每想到这些,高世名的神情就分外凝重。

  一位艺术家的使命:

  浙江美术凝心聚力再出发

  对于高世名而言,策展人不是单纯地包装艺术家,而是创造出一种局面,所谓“不造英雄造时势”,再由时势造英雄。他把策展称作“行动之书”,并期望将多年的策展经验运用到省美协接下来的工作中。

  作为新上任的浙江省美协主席,他表示:浙江作为美术大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过去五年中,在第八届主席团坚强领导下,浙江美术界、浙江省美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任务重大而艰巨。”他说:“协会是我们的家,无论我们平时在什么单位工作,无论在美院、画院还是机关,在协会里,我们都还原为我们的第一身份——艺术家。”

  同时,他指出:“艺术家不要把艺术当成是一个圈子,一种职业,一个身份。我们不要做‘艺术界的艺术家’,要做‘世界的艺术家’”。“你到底为千分之一的艺术界的人工作,还是为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工作?答案很明显。”高世名说。

  那么,如何打造以艺术家为名的价值共同体?“艺术把我们团聚在一起,让我们不忘初心,坚守本心,以艺术之道义相交,共同把协会打造成美术家们情意满满的家园。”以美院为中心,高世名期待能够把浙江美术界的团队带动起来。“一方面我们要打造出一支美术国家队,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创作任务;另一方面要将美术触角深入到全省各地市,深入到经济社会最基层,以艺术创造助力美丽浙江‘重要窗口’的建设。”

  人物名片

  高世名,1976年8月生,山东潍坊人,201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高世名专业方向为艺术史论与策展研究,兼任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曾任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中国主席团成员、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亚洲艺术文献库学术委员、Journal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 Culture Studies国际编委、《新美术》编委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多次获得国家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亚洲当代艺术贡献奖等重要专业奖项。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陈莉辉

企业丹青更多>>

艺术领域更多>>

展览热点更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