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头条

职工真正期待的创新“奖励”是什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庞慧敏 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 蒋少萱
2020-07-22 08:13:1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创新人员如何参与效益分红,尚是个难题

  广西百色平果铝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的科长张正林自豪地对记者讲道:“对于创新科技奖、专利、项目效益的奖励等,我们都有相关制度,公司内部每年都会评一些创新成果并给予奖励,每年的科技奖励费用在100万元左右。”

  即使企业对职工的创新激励投入很大,但创新职工的收益依旧没有与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直接挂钩。而对于“让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点,绝大多数管理人员是认可和支持的,但在执行时确实存在很多现实难点。

  “只要创新成果获奖就会有相应的奖励,但是对于创新人员参与效益分红这一方面的政策力度暂时还不是很大。”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介绍,“因为科技创新的成效分界较难界定,工作开展起来还是很有难度,不好落地。”但他们肯定,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开始从奖励上搭建一些分红的机制,探索如何让职工个人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受访中,一线创新职工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创新研发的成果上,很多创新职工似乎并没有特别在意物质方面的奖励。

  彭彦军讲道,“不是说经济上有多少收益,主要这些创新是对我们自己的工作有益,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一线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原有的作业方法,达到提高人机工效的目的。”彭彦军由衷地觉得,这才是其创新最大的收益。

  作为南方电网广西来宾供电局甘振忠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在甘振忠看来,自己做这些研发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这些创新研发,主要是对自己的技能水平的锻炼,不论是从技能、管理方面,还是对自己的工作态度、作业习惯,都是十分有益的,包括出去评审、参加比赛,对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无形的。”

  激发创新能力,还要给予职工更广阔的舞台

  比起物质方面的奖励,一线创新职工们似乎更希望得到企业在研发上的支持,好让他们专心于研发。来宾供电局机器人创建负责人韦双双表示,自己的团队每年都会申报专利,也想向全国推广团队的优秀创新成果,他希望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

  来宾供电局生技部经理李继初告诉记者,下一步,来宾供电局将加大创新奖励投入,并且不再局限于专业、岗位上的“小问题”,而是去联动高校、优秀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一起研讨生产、经营方向上的“大问题”,以校企联动的方式,去带领一线员工发展,给予职工更广阔的舞台。

  对于如何调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这一问题,李继初直言:“不能光看物质奖励!”在他看来,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主要靠的还是企业营造氛围,“物质奖励当然会带来积极性,但更多时候依靠的是社会各界对创新创造的认可度。当我们走出电网公司系统去外面评比,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认识到创新创造的优秀职工和感受创新创造的魅力。这样一来,职工得到社会认可、尊重之后,创新积极性会更高,创新氛围也会愈加浓厚。”

1 2 3 共3页

编辑:郭丽娟

图片新闻

职教

  • 新疆兵团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兵团教育系统利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工程、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一步改善了兵团特别是南疆师市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

  • 职教大家谈:用人才培养质量赢得认可

    各民办院校应当端正办学态度,别把生源当财源、把教育当生意。唯有守住“诚信”,踏踏实实办学,用人才培养质量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才能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

评论

  • 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良好性格

    学生能否成才与其性格息息相关,健康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偏狭的性格则往往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毫无疑问,应该把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良好的性格作为育人重点。

  • 为“技能夜市”点赞

    学习技能有奖励的激励机制,能让“技能夜市”产生后续效应,使技能之花越来越鲜艳。

资讯

  • 暑期职校生“三下乡”

    7月19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组织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给农民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

  • 严查教师帮子女或他人参赛评奖

    《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开展一次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现象的发生。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