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青海“通廉航空”方便藏区群众出行

2019-01-28 04:33:01 人民日报

  本报西宁1月27日电 (记者何聪)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藏科乡旦库村牧民考萨达拉食物中毒,州医院治不了,需要尽快转到西宁大医院。天一亮他和家人就坐最早的飞机到了西宁。“医生告诉我们,如果再晚来两个小时,命就悬了。”考萨达拉说。

  含机场建设费,祁连—西宁的飞机票价100元、德令哈—西宁200元、西宁—果洛250元……参照其它交通方式价格及当地民众收入水平确定支线机场机票价格,青海首创“通廉航空”模式,加密和稳定航班频率,确保天天有航班,让藏区群众便捷出行、安全出行。

  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地广人稀,地面交通不便,航空运输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海加大机场建设力度,每年投运一座机场、建成一座机场、开工一座机场。由于票价水平难以承受,高原机型改装、高原减载、机组资源投入加大了航班运营成本,高高原支线航线收益较其它航线没有竞争力等原因,一度出现有机场没航班情况。德令哈机场开航后每周仅2至3班,客座率只有30%,执行率不到50%,随时面临停航;花土沟机场开航初期每周仅有1个航班,3个月之后被迫停航。

  “不能让群众好不容易盼来的机场成摆设!”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按照基本航空服务计划思路,自2015年10月在全国首创“通廉航空”模式,稳定和加密航班频次,保障最基本的通达性,提供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众能够承受的票价。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博平介绍:“‘通廉航空’于2015年10月在德令哈机场试点,2016年6月在花土沟机场推广,2016年9月在果洛机场再次推广,2017年开展以‘通廉航空’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工作,形成地方政府、行业部门、航空公司、机场公司共担责任、共同运营、保障出行、改善民生的机制,有效破解了全国高高原支线机场生存难这一普遍性难题。”

  曾面临停航和被迫停航的德令哈、花土沟、果洛机场如今实现了“天天有飞”的稳定运营。在航班量增长120%的情况下,德令哈机场客座率维持在70%以上,花土沟、果洛机场航班的客座率保持在85%。2018年,德令哈、果洛机场旅客吞吐量均突破10万人次,增幅超过50%。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