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成本高、风险大?如何破解银行“不愿贷”“不敢贷”

2018-10-31 08:06:42 经济日报

  银行要提供有效供给

  长期以来,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发挥了主力作用。银行业监管机构近年来也不断出台各项监管措施,推动相关金融业务的发展。央行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力度持续增强,利率稳步下降。9月末,全国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7.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上年末高8.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9595亿元,增量相当于上年全年水平的1.6倍。

  按照监管要求,目前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秉持“保本微利”的原则,据了解,一些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从三季度开始,按季度对金融机构小微金融服务“量”“价”开展监测、考核和通报,对于成效不明显的银行,将采取“约谈、督查”等措施督促改进。

  业内专家认为,要破解银行不愿贷、不敢贷问题,除了加强监管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调动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如在控制整体风险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贷款单独考核,激励银行对中小企业增加放贷并增加对不良率的包容度,进一步健全相关激励机制,让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更加“放得开手脚”。

  金融科技发展也为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助力之下,银行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认为,目前新兴金融科技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了新的风控技术和条件。如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打通全行不同渠道、不同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的系统整合,同时广泛联通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精准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建立的智能风控系统,也能够提高持续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降低贷款的不良率。(记者 陆敏)

1 2 共2页

编辑:王妍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