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贴近农民需求 加速网络发展

2018-06-14 04:51:59 人民日报

  网络入户遇两大难题

  人口密度小,导致搭建成本更高;地形复杂,导致基础设施搭建难度大

  日前,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宣布,将用高速网络快速覆盖湖北农村偏远地区,今年年底拟实现全省482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G网络全覆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农村地区地广人稀,此次湖北移动将采用低频段频分双工(FDD)进行网络覆盖,更适应基站广覆盖的特性需求,也有利于后期运维管理。

  “目前农村的网络建设主要面临技术和成本两大难题。比如,人口密度小,导致搭建成本更高;地形复杂,导致基础设施搭建难度大。”陈云松说,2017年四川凉山的“悬崖村”开通全网络业务,就是一例。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曾一度仅靠一条近800米的山路和外界联系,山路沿悬崖峭壁垂直而下,被外界称为“悬崖村”。2016年底,四川移动将“悬崖村”纳入普遍服务项目,投资100余万元新建4G基站,铺设光缆19.5公里,实现了4G网络全村覆盖。2017年,“悬崖村”全面开通了光纤宽带和高清电视,并且引进千里眼、云视讯等信息化项目,为“悬崖村”打通脱贫道路。

  除了自然条件限制,很多地区还可能叠加人为困难,增加了建设成本和难度。

  “其中1.1公里杆路经过农田,800米需经过某林区保护站管辖范围,协调难度较大……”经过实地勘查和走访后,工作人员在“南长滩村光缆接入工程建设存在问题说明”上,列出了8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南长滩村,是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的一个贫困村。由于没有通信路由,光缆要过黄河,多年都没有通宽带。宁夏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架设杆路可能会打破村民原本的生活方式,常遇到村民阻挡建设。这需要多方积极协调沟通,做好村民思想工作。

  “一方面,如果运营商能和政府有效合作,在城乡规划的总体框架中整体设计,避免通信工程与市政建设脱节,将提高建设效率和效果。”陈云松说,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互联网并不是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只有创造更多贴合农民需求的网络应用,网络建设才能更受欢迎和支持。

  线上线下门槛一起降

  我国已建成运营超过16.9万个益农信息社,实现便民服务等“一社综合、一站解决”

  今年春节,在北京工作的于川回到山东济宁的农村老家休假,很快便惊诧于当地新的“社交方式”。“两人可能还没聊几句,就问起对方在某个短视频APP上的账号,然后求关注、求点赞。”于川说,“简直和互换名片一样。”

  据于川观察,相比于城市居民通过网络购商品、看新闻、订行程等,老家的人们似乎将网络作为一种娱乐工具。除了联络彼此,看段子、看视频成为人们在网上最常做的事情。

  这一点,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

  农村地区网民在网购、理财、共享单车等应用的使用率比城镇地区低20个百分点以上,但对于即时通信、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基础类应用,城乡差异并不太大。

  陈云松指出,城乡之间网络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正逐步弥合;而人们在具体网络应用领域上的差异,却日益凸显。城乡居民的信息使用模式和生活方式有差异,对于目前的农村而言,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应用相隔较远。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认为,目前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状况和农民信息素养,不足以支撑农村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市场环境,所以企业不会轻易介入。“企业一般关注成熟市场,习惯赚快钱,对需要培育和发展的市场没有充分的耐心,需要政策引导。”

  在今年4月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介绍,我国已建成运营超过16.9万个益农信息社,在每个试点实现了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一社综合、一站解决”。2018年,将新增部分省份开展全辖区推进示范,力争到今年底覆盖全国一半以上省份。

  “农村发展互联网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网络建设本身之外,其他方面也要跟上,例如要着力降低线下门槛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本报记者  宋  宇  禹丽敏  潘俊强)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