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近年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成效综述

2018-05-14 16:48:50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题:粮丰天下安——近年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成效综述

  新华社记者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还有半个月光景,华北大平原上的冬小麦就要熟了。此时的原野上麦浪翻滚,丰收在望。

  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是每年的头一茬收获。据农业农村部预计,如果后期不发生大范围极端天气,今年夏粮有望继续丰收,为全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粮丰天下安。近年来国家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确保了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的是中国粮,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

  “藏粮于地”加强粮食产能建设

  夏粮有望再获丰收的同时,大地回暖的东北黑土地上农事也正忙,铁牛隆隆声中,农民们陆续播种下今年的希望。

  “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1203.76亿斤,实现‘十四连丰’,连续7年保持全国首位,单产、品质和效益均好于上年,发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黑龙江省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这个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大中型灌区及其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农机装备水平,粮食产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藏粮于地”大力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国已建成5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超过52%,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在机械化方面,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比2003年提高33个百分点。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5%,粮食生产已由人力畜力为主转到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新阶段。

  “自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国家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坚持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同时,划定并建好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十三五”末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立足资源优势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

  “同样是种玉米,没想到收入差这么大。”虽然播种了没多久,但岩更树还是来到地里查看青贮玉米生长情况。

  岩更树是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厂镇阿莫村的村民。以前他家种植普通玉米,一年下来每亩收入不到500元。去年,他在政府推动下种了青贮玉米,由于当地可以种植两季,所以一亩青贮玉米收入超过4000元。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我国积极调整种植、畜牧、渔业结构,减玉米、增大豆、扩饲草、调生猪、提牛奶等,成效明显。全国累计调减籽粒玉米50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增加近2000万亩,杂粮杂豆、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也呈增加趋势。

  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各地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治理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粮棉油糖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成为农业部门指导生产、开展服务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8和4.8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5.3%。

  为了让耕地“休养生息”,国家自2016年启动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两年来累计实施轮作试点1500万亩、休耕试点316万亩,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在试点带动下,近两年东北地区调减籽粒玉米3000多万亩,通过改种大豆等养地作物,2017年减少化肥施用量50多万吨。河北实行小麦冬季休耕,年压采地下水3.6亿立方米。

1 2 共2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 专题

    潮起海之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